中国的现代大学教育发展比较晚,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过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先天不足,又有多次断代,导致大学教育的功利目的性太强,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
建国前后期的大学主要思想就是救亡图存,这是无奈的选择,大学生学习知识之后投身到革命之中,不能在学术和科技领域做出太多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初期,大学生都是按照国家指标特定培养,其目的就是快速的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提供特定岗位的人才,有些像专科学校,目的清晰明确,管理严格,那时候的大学生与其说是教育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工厂批量加急生产的。大学教育目的性太强就会忽略教育的本质,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传承文化理念,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也造就了中国教育的主流基调,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瘸腿飞奔的状态。
文革十年社会动荡,中国的大学教育被终止,到了1978年才得以恢复,大量的教学人才流失,教育资源入不敷出,重新开始大学教育之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稀缺资源被捧上了神坛,不仅包分配还能享受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待遇,让大学教育蒙上了功利化的阴影,虽然在国家强力的政策推动下,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始终不能抹平文化缺失带来的弊端。这一时期的大学就像中国的大跃进时代一样,不择手段的攫取利益。
到了近十年,大学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不断地扩招,看似大规模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其实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前提的,学校放松日常的管理,连培养尖端人才的传统都丢掉了,只是为了完成四年教育而进行。重点学校通过高考层层掠夺复合自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才类型,普通学校不断减低录取标准,各地大学城纷纷涌现,培养的大批高不成低不就的所谓的人才,只能在离校之后磨练自己的能力,很多人既不能找到合适的职位,又不想回乡从事基础工作,啃老也是教育缺失造成的一种社会表现。
孟子中曾经明确了大学的定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将高等教育命名为大学的初衷也在于此,不要觉得古代的东西都是过时的,我们的祖先已经把真理表述的十分详尽了,中国大学的未来之路,还需要更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