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制尚未创立前 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与寻访制,经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一、世卿世禄与寻访制
在中国的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统治者要想得到辅佐自己的贤才,比较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实地寻访,因此便有许多明君访贤的故事流传下来,举几个事例:第一国是伊尹,第二个是傅说,,第三个是姜尚。
二、选士与养士
到了东周,原来处于社会下层的“士”(包括军士)逐渐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周天子中央力量衰落,各地诸侯国的力量越来越壮大,为了军事和政治上的竞争,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纷纷招纳贤士;某些贵族人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壮大自己的势力,也竞相开门纳士,而那些怀抱雄才的“士”们,则纷纷游走于各国诸侯之间,寻觅用武之地。这样的社会变动就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失去了应有的基础,出现了三种新的选士制度:“军功”、“养士”和“客卿制”。
所谓“军功”就是以功得禄,以功授爵,其中秦国的军功制影响最为深远,秦国军功制突出两点:一是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二是宗室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从而造成战国时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特点。
所谓“养士”,是高门贵族以其威势蓄养各方来客,以便为其效力,最著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即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豢养门客的故事,比如孟尝君,据称他的门客多达三千,有才能的各尽其技,无才能的也有食宿,在关键时刻都助他一臂之力。
所谓“客卿制”,就是以客为卿,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引进人才”,委以重任。秦国地处边隅,人才稀缺,因此它是战国时代最早实行客卿制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如秦穆公的宰相百里奚,本是虞国人,国亡后,穆公以五张羊皮从楚国人手中买的,委以重任;商鞅,本是卫国人,应秦孝公的求贤令入秦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走向强盛;秦昭王的宰相范雎,本是魏国人,有雄才,但在魏国几乎被折磨而死,暗中随秦国使臣入秦,后来被任用为宰相,协助昭王对内实行“固干削枝”,剥夺亲贵手中的大权,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实施“远交近攻”,逐步扩张实力,为秦始皇消灭六国奠定基础;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本是楚国人,荀子的学生,学成后入秦,最初在吕不韦门下,因建议消灭六国,一统天下,被任为客卿,当秦王因韩国水工郑国充当间谍一事下令驱逐外来客卿时,他上书秦王《谏逐客令》被采纳,为秦国挽留了大批人才,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他又协助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成为中国大统一后的第一位宰相。
三、察举与征辟
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统治者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并行的局面,选官办法其实有四种:一是“纳赀”,二是“任子”,三是“察举”,四是“征辟”。
所谓“纳赀”,实质上是公开的买官卖官,即交纳一定的钱财就可以取得入选作官的资格;
所谓“任子”,应该是“世卿世禄制”的延续,被后世王朝继承下来,形成“门荫制度”。汉代的“任子制”,只适用于高级官吏,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满一定的年限(通常为三年),就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官,充当皇帝的侍从。
所谓“察举”,就是考察推举,始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比如,幽默滑稽的东方朔本为一介平民,但却在汉武帝征召时通过上书自荐到武帝身边任职,并且运用它的幽默才智劝谏汉武帝的某些决策。汉代文学家和哲学家扬雄则是由于汉成帝赏识他的文才被直接征召到宫里担任给事黄门郎(侍从皇帝,传达命令的官员)。撰写《汉书》的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被征召,有一些曲折的经历,他因为在家中撰写《汉书》,以私作国史罪被告发,遭逮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为其奔走上诉,并把书稿送至京师,汉明帝读后十分赏识班固的才学,特召他入宫任兰台令史(负责管理档案的官员)。科学家张衡也是因为声名远播,被汉安帝征召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负责天文与历史的官员)。
单就“察举制”和“征辟制”而言,它确实打破了贵族阶级垄断统治机器的局面,与“世卿世禄制”比起来,无疑是一种进步;与“客卿制”比起来,其选拔的范围更加广泛,从而保证了两汉王朝对统治人才的需求。然而,它的弊病也与生俱来,首先,被察举和征辟的人,要求“才高名重”,为社会舆论所推崇,结果许多士大夫故意修饰自己的品行,借以传播名声,抬高身价,有的甚至矫情造作,沽名钓誉,以便博取高官厚禄,真才实学反而被抛于脑后;其次,随着政治腐败,豪门大族贿赂请托,舞弊盛行,造成严重的察举不实,因此有谚语讽刺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
四、九品中正制
是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大体上应该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家族掌政的时候萌芽的。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中,企图剪灭群雄,一统天下,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同时,曹操也从汉代的选人制度中发现了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病,因此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曹操曾数次发布求贤令,他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他们来治国安邦。这无疑是对当时用人标准的一次有力纠正。这一指导思想的改变,带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从而为建立新的选人制度创造了条件。曹操死后,曹丕采纳了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把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制度化,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
(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
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
(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三)品评内容。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8
九品中正制,大发展与晋朝,但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人才选拔。再往前就是孝廉、乡绅举荐等方式。
第2个回答  2014-02-18
先秦:世卿世禄制(官爵世袭,至战国时期因形势需要而出现松动,推荐、自荐出仕的甚多)
汉代:察举制、举孝廉(由各地长官推荐)
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曹魏陈群所创,论门第出身,遂形成世家大族政治)。
第3个回答  2014-02-18
最早教育由贵族把持,有知识的全是贵族,直接从贵族子弟中选拔,世袭。后来孔子采取有教无类之后,民间的知识分子逐渐多了起来,这些知识分子通过游说贵族、君王,成为门客、幕僚的途径逐渐进入朝廷,但主要的途径还是世袭制。再往后到汉朝出现了察举制,由官员推荐,以及后来的举孝廉、九品中正制都可以归于察举制。但易被世家大族操控,使得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到了隋朝就出现了科举制,沿用至今。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向吏部举荐。
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研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