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所喜欢】

做阅读《把栏杆拍遍》中的一道题。 帮忙解答一下 是要简要概括的

1、辛弃疾的归臣,自然不能被朝廷所信任。

2、辛弃疾是主战派,对苟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来说,就是“激进分子”,得不到重用。

3、辛弃疾是搞文学的,从历史上看,凡文学太出色的人都有点理想化,很难在朝廷里玩得转。

4、辛弃疾为人太耿直,不适应南宋官场潜规则。

扩展资料:

壮志未酬:

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不久后,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之后,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北伐”的抱负和南宋朝堂上的主流观点相悖。

辛弃疾得不到重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北伐”的抱负和南宋朝堂上的主流观点相悖。北宋灭亡以后,南宋对金人十分畏惧,根本就不敢反攻。

即使是岳飞在世的时代,南宋主流的观点,还是主和,把持朝政的文官们既不敢再生事端,也不愿令武将掌握军权,这就使得他们一直在排挤能够打胜仗的武将。

可是辛弃疾却不知道这一点,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拿出可行的方案,朝廷一定会给自己带兵北伐的机会。当文官们看到辛弃疾的主张与自己相悖以后,自然不断排挤他,一直将他调往外地,且不让他掌兵。

扩展资料:

辛弃疾出生在北方,他继承父辈的遗志,组建了一支两千多人的军队,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军,反抗金人的暴政,而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一岁。

在军中,辛弃疾治军有方,打仗悍不畏死,深得耿京的重用。后来,辛弃疾奉命南下和南宋朝廷联络,当他完成使命回去的路上,他却得知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起义军溃散。辛弃疾悲愤交加,他率领五十多人突袭几万人的敌营,将叛徒生擒回建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8
第一,辛弃疾的归臣,自然不能被朝廷所信任;
第二,辛弃疾是主战派,对苟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来说,就是“激进分子”,当然得不到重用;
第三,辛弃疾是搞文学的,从历史上看,凡文学太出色的人都有点理想化,很难在朝廷里玩得转。
第3个回答  2012-04-15
身份归正人;为人太耿直,不适应南宋官场潜规则;主战派,不向大多数主和派妥协,而且他和皇帝的战略不同,他主张欲速则不达,皇帝是急功近利型的。建议你看一下百家讲坛赵晓岚的《金戈铁马辛弃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