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理念

如题所述

那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提及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有声音表示,中国从办学时起就在模仿,一开始模仿日本和德国,之后学美国、苏联,现在转而又开始学习美国,言及“世界一流”必定哈佛、耶鲁,忘记了自己长在中国。
诚然,自己脚下踩的这片历史舞台只属于我们,我们要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全球化时代,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必定不会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呢?
在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中,或独树一帜、各自琳琅,或勇于变革、打 破束缚,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璀璨光芒。 尽管各它们在教育理念上个性鲜明,但是经研究发现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毋庸置疑,这些共性是值得品鉴的。
1、注重英才培养是不变的内核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任何一所大学不能避免的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尽管学校之间各有侧重,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但是注重英才培养是其不变的内核。
工业革命浪潮中,自然科学脱颖而出,教育内容开始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
一流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开始转变,转而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精英,如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
这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英才教育的要求,几乎惊人得一致,那就是要求学生具有领袖品质!
在培养英才的过程中,世界一流大学又呈现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围绕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培养精英人才。
麻省理工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在20世纪初它还只是一座普通的技术学院,以培养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为使命。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它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正是因为抓住了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契机,适时调整办学方向。
这种一旦国家有需要,义不容辞冲在前面的学校,更有机会向世界一流迈进。
纵使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古典大学,在现代化的转型进程中,也不再以造就有教养的绅士为目的,而以培养服务社会的精英为己任。
第二,重视发展学生的才智,尤其是学生的创造力。
旧知识容易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知识日新月异,旧知识很快被新知识取代,具有较强创造力的学生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新生代——斯坦福大学,从建校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用了70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被其奉为最重要的教育信念。
实际操作中,斯坦福大学不仅开设开发创造力的课程,还将创造力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它还是最早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设跨学科课程的大学,目的是通过跨学科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力。
第三,严格的质量管理是造就英才的不二法门。
在规模和质量之间,世界一流大学无疑会选择后者。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耶鲁大学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张,该校十年间人数增长2000余人,面对不断扩大的规模,耶鲁大学董事会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放慢规模增长,坚持质量优先,提高教师和学生之比。
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注重选拔优秀的教师资源,生师比也控制得极低。
2、丝毫没有忽视德育的重要性
现代大学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使命,道德教育被弱化是普遍现象,当科学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后,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世界一流大学丝毫没有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些大学里,道德和责任教育受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的关注,被视作人才培养之基。
古典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而非有学问的人,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牛津大学坚决反对追求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强调人性教育。
柏林大学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将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知识达到修养的媒介(由科学而达致修养)。
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维斯特就相当重视道德教育,在谈及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应承担何种职责时,维斯特提到头等大事就是道德与伦理的决策问题。 世界一流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世界一流大学以培养英才为己任,服务社会、敢于担当是其所培养人才的必备品格。
以保守著称的牛津大学,在许多重大事件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两次世界大战中,牛津大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论证英国参战的正义性,亦动员师生员工投笔从戎,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让自由之风劲吹
学术自由生发于现代大学,为世界各国各类大学所接受和践行,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将其奉为精神支柱。
19世纪,柏林大学可算是当时最自由的大学,自由体现在“教”和“学”两方面。教授有权在最低限度行政干预下,传授自己所选择的任何知识层次。而学生可以自由地选修大学中的任何课程,并可以自由地转换专业,几乎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业。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章程明确规定学术自由的范围,并予以制度保障。例如,芝加哥大学的章程,赋予了大学极大的独立性。学校的董事,教师以及管理层都不受任何约束。
世界一流大学还重视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其富有人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潜能。比如,斯坦福大学采用学季制,把一年分为四个学期,以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修习各种课程。
再如普林斯顿大学,对于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的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给予极大关爱,在历经30年病痛后他创造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无独有偶,安德鲁·怀尔斯9年未发一篇论文,埋首于论证费马大定理,之后他获得成功。这一切都源于普林斯顿大学宽松的环境,人性化的制度保障。
再者,世界一流大学崇尚自由,鼓励学生大胆探索。19世纪的柏林大学在教学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课程无必修和选修之分,只规定最低限度的修习门数,学生可以自由选学其他各种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可以任意转换学科专业也可以随意转到则的大学去学习。
剑桥大学也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宽松自由的环境能极大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4、应该培养有全面智慧
广泛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
一流的人才不仅是所从事领域的专家,更是具备广博知识、优秀品质和有着人文关怀的“社会人”。
1892 年微耳和担任柏林大学校长时强调,教师与学生都不应忘记,大学的学习具有远大的目标,即一般科学的和道德的修养,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
随着学科专业不断分化发展,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在新的背景下成为大学面临的新挑战。通常很多科技教育工作者认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是无用之用,而很多人文学者对现代工程技术的智慧也缺乏欣赏。
如何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建立起富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平衡关系,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曾经谈到,“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
首先世界一流大学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教学制度上对学生选修科技和人文课程有着明确规定。 例如斯坦福大学 。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世界一流大学坚守了古老的自由教育的精神,通过通识教育和任意选修制度,为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人格和个性的自由塑造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专业化是时代需要,但专业化解决不了个别人类和社会问题,尤其是人类的精神和道德问题。人类文明的传承,需要人文教育的继承与拓新。
麻省理工致力于培养实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其推行的,并非狭隘的科技教育。
工程学院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大的教学单位 ,其科技教育立足于全球化挑战的视角,将专业教育置于广泛的人文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能够从价值、伦理、生态的角度,思考工程学中的技术问题。
跨学科专业教育是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新尝试。比如,牛津大学开设了“科学和经济学”,“物理和哲学”等专业旨在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5、正是开放与英才教育
促成了我们大学的伟大
世界一流大学誉满全球,其开放的品格是成就卓越的重要动因。
首先,一流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世界一流大学看来,只有具有国际视野,才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交流的中心,才能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哈佛大学以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题展开讨论,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世纪专业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也曾表述了自己的使命:“麻省理工学院的使命在于在科学、技术和其他学术领域增进知识培养人才,以便在21世纪为国家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
斯坦福大学在海外创办分校,为学生赴国外学习提供便利。
另外,世界一流大学还大量聘请国外项尖学者,招收海外优秀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师生来源构成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还积极开拓国际教育交流与学术合作。学术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的大学,更需关注知识的前沿发展动态 。
牛津大学与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保持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协作,经常与它们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学术讲座。
再者,开放的教育理念不但有助于促进学术的国际交流,而且有助于世界一流大学构建国际化的教育平台。将人才培养置于一个充满国际元素的教育体系之中。
1993年斯坦福大学有来自96个国家的3000多名海外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打造了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的学术环境,搭建起了国际化的教育平台。
开放的教育理念不仅意味着吸收外来的信息与资源,同时也还包含对外输出知识和价值观。 麻省理工学院将“新知识应及时与世界分享”作为国际划时代的教育原则,将其2000多门课程的主要材料放在网上,让任何需要的人随时获取,不管他们身在何地。
这些理念是世界一流的共同经验、是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思想结晶。
同时我们也发现,每所大学依然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建设一流大学,他国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套用。
我国要向数千万人口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这是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实践。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断然无法完成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大学作为一个与社会接轨的阶段,应当培养学生社会性思维,多出去实习了解工作。
大学教育老师应当有一位社会履历丰富的教授胜任。
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国家的栋梁,应当严格而并非放纵。
第2个回答  2020-10-05
爱学学,不学拉倒,不学毕不了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