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突出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业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电影体制改革进入攻关阶段,已经触及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改变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某种意义上,电影业已成为整个文化产业改革的先行者,但是,改革的进程并不顺利,离电影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业内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中国电影发展正面临着体制尚不完善,良性机制还没形成,投资方式有待优化,中介体制梗阻不少,优秀节目依然短缺,捐税负担仍是过重,竞争还很不平等等问题。
这诸多矛盾未能解决,主要的问题在于,对电影的管理还是处于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的状态,电影市场依然是无序和杂乱。此前,中国电影行业一直以影片发行为纽带来贯穿整个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政府管辖,这不可避免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特别是利益机制。行政区域和电影企业的自我利益保护机制阻碍了电影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比如,市、县电影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一直在严重制约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些状况的集中表现就是最近的发行商与院线分账比例的矛盾,
上月,中影、博纳、星美、光线、华谊五大电影发行公司向院线发出通知,要求贺岁档9部电影分账比例不低于45%。大家都知道,电影票房的分账,就是制片公司、院线公司、发行公司、影院一起分净票房,即在总票房扣除电影专项基金和税费后的票房收入之后进行分账。通常,净票房占总票房的9成多,参与分账的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共同分享净票房的大约43%,院线和影院分净票房的57%。这回,制片方和发行方主动出击了,要求分账比例提高2%。上述5家公司,是既制作又发行,他们要求从院线那边多争得两个百分点。说来,这也是有点道理,原来是鼓励电影下游发展,支持影院建设,可是现在电影银幕跃进式进展,上游制片、发行行业有些困难,想多挣得2%,假设中国电影年票房为150亿,2%是3亿元,对于重点电影企业来说,也不算多。
可是,在下游院线看来,这百分之二,是被白抢去的,你盈利,我损失,对于票房较好的影院而言,损伤不大,而对于一些经营不容易的影院来说,是够呛,除非转嫁给观众,而久而久之,更是困难。双方争执不停,在观众看来,电影业为何不把蛋糕做大,大家多分点,为何这么急着分钱呢?
还好,上月25日,华谊兄弟公司全国30条主力院线就《一九四二》、《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等3部影片达成阶梯式分账协议,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作为院线方代表宣布,万达、新影联、上海联等全国30条主力院线与华谊兄弟展开全新合作,华谊与院线实行阶梯式分成:3亿元票房以内按43∶57分成,超过3亿元票房的部分按照45∶55分成,超过8亿元票房的部分按照47∶53分成。星美影业总经理覃宏也宣布,《王的盛宴》将按照首周43∶57,次周41∶59,再次周39∶61的比例与院线进行分账。
不难看出,这种阶梯式分账是适应市场机制的发展趋势的,这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分账新方式正在往适应市场机制的成熟方向发展。这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制片、发行、放映业的矛盾以适应市场机制的方向,得到暂时较好的解决,这是可喜的。
片方与院线利益之争的矛盾虽然在尝试着协商解决,但这一矛盾反映出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的悖论:少数影片盈利而多数影片不盈利,而多数影院盈利,其矛盾的深刻原因不在于分账比例的切割,而在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长期处于依靠产品驱动而获利的单一模式中,这迫切需要行业各方建立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行业协会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便科协规范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社会资金进入电影业与当前市场机制较不完善的影业在资本与产业的对接上存在突出问题
从2010年开始,一些国产大片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推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突破了100亿元,中国电影产业展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这给影业界人士和电影产业投资者带来惊喜、振奋和投资热情,在制片、院线、电影植入广告和贴片广告、发行与营销、网络视频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唤起了影业投资人的巨大兴趣。随之,影业投资基金也迅速兴起。可以说,电影投资基金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产物,社会资本通过专业化团队运作,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电影产业,这将是资本和产业对接的最佳发展模式之一。这几年,中国的影视基金逐渐兴起,2009年一壹影视投资基金成立,2010年汇力影视投资基金、星空大地文化传媒基金等也相继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设立或计划设立的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多达十余只。影视投资基金的介入无疑将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巨大影响,而电影企业的融资和上市更是大大加快资本影响影业的进程,当一批既熟悉影业的运作又有着娴熟的资本技能的专业人士携带大量社会资金进入电影业时,他们是将资金投向哪里呢?当然,是投向能带来利润最大化的电影企业。
但是,我国的电影体制原本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当时的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宣传和教育效果,而不是商业利润,1993年,电影业进行面向市场的行业机制改革,打破了电影业垄断的局面,但是,当时业界各方面准备不足,初期改革曾造成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后来,行业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原来借助体制优势的一些大公司,虽然经过改制,但仍占据着优势,在竞争上占上风;一些发展较快,较早积累了大资源的电影公司也占有优势;一些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大牌导演借助于外国资本及老道的商业化运作,用超常的炒作来保证和获取高票房收入;发达省份、大城市、大院线、大影院、大影片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优势公司、大牌导演、大城市、大院线、大影院等自然成了投资资金的主要流向,资本投向这些机构,获利大。同时,资本的投入又强化了这些机构的更大影响力。而二级电影公司、二线导演、二线城市等很难吸引大资本的投入,只能进行低成本的制作,而低成本影片几乎不大可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中国电影家协会《201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电影故事片产量为558部,虽然从总体上看,电影投融资呈现较热的态势,但有近300部电影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下,在技术、导演、演员、场景、服饰等方面很难上档次,优势很难体现,电影质量偏低,所以大多数影片在市场上很难取得成功,有的根本无法进入市场,据说有一半以上的影片制片投资无法收回,这种状态,造成了目前国内电影投融资领域相当突出的“虚火”现象。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电影业的健康发展趋向。这说明,当下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依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以及电影市场本身的结构性矛盾,在业界市场机制还较不完善的状态下,电影在制作、发行和放映方面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而且,这种两极分化现象还造成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每年有五百部电影在拍,大家都在争抢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甚至摄影、副导演等,大公司先声夺人,但夺的老是那些人,业界严重缺少创新机制。很明显,当前电影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不相匹配,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缺少质量的提高,这不可避免出现了很多影片的粗糙化、非专业化。
所以,务必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创造条件促成平等的竞争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为二线企业、二线导演、二级院线、中小城市等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调动电影资源对电影产业政策的倾斜,吸引更多的资本力量投入到这些二级、二线的方面,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社会资金进入电影业与当前市场机制较不完善的影业在资本与产业的对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中国电影产业更健康优化地发展。
三、电影技术迅猛发展的应用与电影内容所表现的精神高度形成突出的反差
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电影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3D立体技术、电影特效、后期制作、4K放映技术等创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国内电影产业中。胶片影片摄制、洗印加工技术质量稳步提高;在影片的技术质量方面,采用SRD数字立体声的影片如今已占总数的50%左右,采用SR模拟立体声的影片约占总数的36%,采用单声道的影片数量继续减少;在拷贝技术方面,多数送审拷贝达到了标准拷贝的技术要求。电影技术的研发和科研成果快速增加,创新水平稳步提高。随着电影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电影产生了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借助数字技术,电影多媒体、新媒体市场正逐步得到深度开发,在传统城市影院、电视、家庭音像之外,社区、农村流动放映,特种电影放映,以及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形式的商业细分应用模式开始出现。影院设计及装修施工、影院放映机、功放音箱、银幕、座椅、装饰材料、流动放映服务器等设备、设施,其水准也不断提高。显然,中国电影进入了高技术时期。
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电影在迅速提高技术,画面、音效日益精美化的同时,却无法掩饰电影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正停步不前,甚至水准在下降。电影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很难令人满意,甚至被认为在日益堕落。有人说,近10年的中国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艺术片,大多数都和现实越来越远,失去其精神高度。还有人说,中国近几年的电影有较严重的景观化趋势,导演热衷于让人们用旅游的方式看电影,引导人们看电影中的奇异景观,而不关心电影所表现的文化和精神,这是影业市场化之后中国电影面临的大危机。
电影是需要有文化精神的,谢晋导演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而当下,忙着以精美画面和大型炒作来吸引观众进影院的导演们,习惯于戏说,不习惯于思考,所拍摄的影片缺少精神,缺乏文化,缺乏对深刻人性的思考。其实,观众对于一部电影,不仅要求能感受到视听奇观,而且也要求有审美文化因素,要求表现文化精神的高度。正如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先生所说的:“中国电影必须要攀登精神高度,这是中国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中小影片当中都不可或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或者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条件。”在张先生看来,当前电影,“往往是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因此它就让一切的公共内容、一切的文化内容都披上了娱乐的外衣,于是文化内容和精神生活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或者附属物。”张先生强调:在复杂的急剧变化的时代氛围中,中国电影要建立精神坐标,寻找精神高度。他说,“如果我们普遍性地、规模化地都去放逐精神,降低高度,普遍化地去远离心灵,尤其是远离在复杂的急剧变化的社会形态当中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对中国电影的前途我们将会感到一片茫然。”
说得非常好,电影光有高技术而没有精神高度,光有精美画面而没有文化内涵,即使有高票房,也只能是“虚火”上升,不能算是健康发展,这就不能怪观众会对电影提出各种尖锐的批评和严厉的挑剔,如果电影的精神因素甚至还达不到观众审美精神的品位,能不受观众的指责吗?能称为是电影的健康发展吗?
不久前,著名编剧王兴东在接受专访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中国当下影视圈“重导演、重明星、轻视编剧”的现象已经使业界尝到了苦果。在他看来,中国电影很难打开国际市场,就在于原创不行。很多导演、制片商,“挂羊头卖老鼠肉”,拿了编剧创作的剧本,却不按照剧本去拍摄。他认为,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影视市场首轮竞争就是内容的竞争,核心就是原创的竞争。
其实,对编剧的不重视正是当前中国电影忽视精神高度的突出表现,而对编剧的轻视,又进一步加剧了电影内容和精神的肤浅、贫乏,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还好,现在情况开始有所变化,据说,广电总局正准备拿出两千万元扶持电影剧本。中国作协成立影视委员会,将把电影剧本纳入评奖,这是一个制度上的改善,拓展了对原创的支持力度。王兴东先生希望能推进剧本评奖,并细分为最佳原创和最佳改编。
当前,继续采取措施,尽快改变中国电影缺乏精神高度的状况,正如张宏森副局长所强调的:电影业界要“检点自身,清醒自我”,“在中国电影当中去树立攀登精神高度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这迫于眉睫,势在必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