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被誉为“香港的女儿”,因为她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乐坛影响力最大的女歌星。她一生勤勉,热心公益、提携后辈,在流行音乐、电影表演跟公益慈善等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梅艳芳之后的香港流行乐坛,十年没有出现过一个,可以跟她比肩的女歌手。
她的音乐上的才华,以及她那一股“拼命三娘”般的奋斗精神,被港岛人民津津乐道。香港红红磡体育馆|体育馆,每一步阶梯都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
她是全球华人个唱,演出场次最多的女歌手。历任香港电影金像、台湾金马影后。香港“十年最佳女歌手”。她用她一生的努力,让旁人看到了,一个有天赋的人,应该怎样去奋斗。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经济繁荣,港人崇尚拼搏精神,吃苦耐劳。梅艳芳这种出身底层的人,是港人“精神偶像”的首选。
加上她本身为性格豪爽耿直,热心公益。一九九三年,梅艳芳为“华东水灾”北上义演。一九九四年,香港义卖筹款,捐建“骨科手术室”。并再次向华东水灾捐款。二零零二年,获得美国加州州长颁发的“最慈善艺人奖"。
后来的汶川大地震,再后来的内地的捐资助学,她一次都没有缺席。
作为演艺界前辈,梅艳芳还时常提携后辈们。包括谭耀文、草蜢、许志安等大家熟知的香港演员,都曾得到她的帮助。
她是那个时代香港人的精神代表。因此香港的星光大道上,只有她的铜像,才能与李小龙的铜像一起并列,交相辉映。
一九九三年,她在香港《东周刊》的专该中提到内地水灾时说:
“中国有地方发生灾难,心里会一下子很疼,会很着急。但有时候,有人做了不好的事,作为中国人,我会觉得很羞”。”
梅艳芳是“香港的女儿”,更是“中国的女儿”。
梅艳芳一个天生的全能艺人,一个传奇。是华人世界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我们都知道梅艳芳是唯一一个"香港女儿",这个外号可不仅仅来源于她在娱乐圈里的人缘和她对娱乐圈里的贡献,更是因为她那种独一无二的爱国情怀。在当年有一段时间流行起香港向国外移民的热潮,但是她偏不,无论事情怎样发展,她依旧选择留在自己的祖国中国。
当年的她,是非常有个性的。面对移民的热潮,她选择当众撕掉自己的加拿大绿卡,向外界表达自己绝不移民的坚定信念。更是用歌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对那些选择移民的香港公民的愤怒。
"香港女儿"那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人就能够配得起的称号。就这个称号,我们就足以看得出梅艳芳在当时对香港的重大贡献。或许是因为她太完美,遭到了上天的嫉妒在仍然年轻的时候,就遗憾地离开了我们。在她的葬礼上也是有很多明星出现,他们为她流泪。
梅艳芳传奇的一生,总是让人惊叹,敬佩,喜爱,叹息。
2014年的7月18号,由雕塑家曹崇恩铸造的一尊铜像,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铜像底座上刻有刘德华的题字——“香港的女儿”。
香港娱乐圈向来不缺巨星,但能在香港星光大道上立铜像的巨星,只有她和李小龙。
让我们把时光的时钟拨回2003年11月,红馆的最后一场演唱会,是属于梅艳芳的告别。
身患癌症的她,用生命最后的力量,为自己多彩的一生,画上一个句号,没那么完美,但对于喜爱她的人,这已足够。
梅艳芳穿上刘培基设计的白色婚纱,身边没有新郎,她为自己掀起婚纱,说道:
“我穿婚纱好不好看?但是,错过了时间,很可惜,我也曾经有数次穿婚纱的机会,但是,我自己错过了。”
“夕阳虽然美丽,黄昏虽然美丽,但是眨眨眼便会变成过去,所以我们要把握分分秒秒,接下来的时间,我希望告诉你们,夕阳虽然美丽,不过,只是,近黄昏。”
一首《夕阳之歌》压轴,她吟唱徐行,“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她还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做了很多慈善活动,为孩子们建了学校,慷慨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