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排名有哪些称号

如题所述

1、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进士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3、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4、会元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5、解元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6、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7、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8、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9、举人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10、生员

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扩展资料:

积极影响: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状元:

张又新

对中华茶道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年)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他还是“连中三元”的科举奇才,历史上“连中三元”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

王溥

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编撰了《唐会要》一百卷,及《五代会要》三十卷。这两套书不仅史料丰富,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效仿。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张孝祥

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其词风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对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陈亮

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并和朱熹就义和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多次辩论。他的学说自成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考试制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4
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一甲(一甲就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

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一名也叫传胪.

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

再往后赐“同进士出身”

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

而“会魁”“会元”“解元”不是进士考试的排名,会魁和解元是乡试第一名的称号(举人考试,比如唐伯虎就称唐解元)

“进士”是一个统称,会试录取后都称为“进士”

明代科举考试有以五经取士一法,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经魁”,这不是科举的排名。

“举人”是通过乡试考生的统称

“秀才”是通过院试考试后考生的统称,也叫生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