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7-10-09
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治学与科学研究的起点.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渴望允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靠的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何使小学生的阅读达到预期的要求,关键是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的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阅读体验的基础.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创设良好的情景,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草原》这课时,由于这课文比较长,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播放了歌曲《童年》,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仿佛进入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再通过老师的范读,对文章的把握融入到了阅读的情感之中,欣赏学生的阅读可以说是一中美的享受.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有了阅读的要求,而不是用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激情范读
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章之中,用朗朗的读书声去表达对人物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兴趣盎然地去阅读,去感悟.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这篇课文前三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感叹句,老师要满怀激情、有声有色地读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依依不舍之情,老师读完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再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五个壮士把敌引上绝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的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还有五位壮士跳崖时呼喊发出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当教师用激昂的语气范读完.同学们早已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深深感染了,自己完全变为一名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一切的红军战士.教师因势利导:发出你的号召.谁能像五位壮士那样为了与敌人抗战到底为了体现你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学生的阅读兴趣猛然提高,个个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个小班长,小壮士发出了自己的号召.那种语气,那种情感,绝不亚于老师的范读水平.
三、构思巧妙,丰富形式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
也就是说以读代讲,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自始至终让学生运用单一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可能产生厌倦的感觉,但在教学中,运用形式丰富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那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如在教学《桥》一课中,通过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故事:当咆哮的洪水袭来时,一位普通的老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沉着、果断地指挥一百多名村民有秩序地过桥并要求党员排在后面,他的儿子也是党员,他大义凛然,不徇私情,最后他和儿子却被洪水冲走.老师就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做人的深刻道理.我采取了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小组分角色比赛朗读、带头饰表演读、小组挑战读等阅读方式,最后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我采取了全班齐读的方法进行处理.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阅读中,保持最高的学习积极性,在竞争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仅靠课内文章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大课外阅读的数量.在没有动力的前提下,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没有足够的兴趣是做不到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为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利用周一班会时间,组织了古诗文诵读、散文诗朗诵、故事大王、笑话大王、谜语大王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比赛活动.在我们学校的阅览室,有我们学生自发捐赠的各种课外书籍,为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比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现在,教室里少了追逐打闹的身影,更多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在各种阅读大王称号的激励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阅读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
五、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摘录展示会活动,活动形式有学生自行确定,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写读书心得,可以出一期壁报,也可以展示摘录笔记本内容;摘录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好词佳句、名篇名段、名言警句、四字成语、科学知识、小笑话、小谜语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大量阅读,
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刻意的要求,而要渗透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渗透于教学的点点滴滴.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用发现的眼光,着眼于教学的角角落落,用心灵去启迪,用真情去感化,相信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在书海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更应该让阅读为学生营造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让幸福常驻学生的心灵.也就是说,读书,让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