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信息高速公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现在谈论信息高速公路,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将如何”的问题,人们要了解它将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这样才不至于被动。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教育的技术基础,它给教育带来的是一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实现因人施教的教育理想。

一、我们走近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了吗

当今,我们已经身处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正在向其高级阶段迈进。在初级阶段,我们理解了信息的价值,把电话、电视、计算机当作不可缺少的东西。到高级阶段,我们将对信息的社会设施作统筹的规划,以适应在其基础上的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个高级阶段,就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

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它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较为正式的名称,英文缩写为NII)的全面规划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提法,是现任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来的。使用这个名称,人们往往会误以为,信息高速公路就是跑信息的大道,就是允许信息大容量传输的光纤网,而忽略由这个光纤网统一连接起来的各种信息设施。但是,对于美国公众来说,这个名称易于接受。戈尔的父亲老戈尔向美国国会提出过一个《州际高速公路法案》,该法案被采纳后,美国出现了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经济飞速发展。戈尔也想从交通基础设施到信息基础设施,让美国经济再来一个飞跃。信息高速公路一经提出,不仅在美国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一呼百应,这种水到渠成的效果,也许是戈尔始料不及的。

这个“水到渠成”耐人寻味。它说明,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即需要对社会信息设施进行统筹安排,从全社会的角度建设各种信息活动共同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如传输网、交换站等等。统筹安排,首先是统一标准,使已有的和待建的设施能够协同运作。其次是整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追求最大效益。多媒体化、计算机化、交互联网和增容是其核心问题。多媒体就是在存贮、处理和传输中,信息不仅可以表现为数据,而且可以表现为声音、图形、文字、影像等形式。交互则指对话,就是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而且可以发送信息。

我们已经有了广播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这些网络是各自独立形成的,有点“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现在需要将它们统一、增容并连接起来。电视的多媒体性很好,但又不具备交互性;电话的交互性很好,但不具备多媒体性。要使每一个信息设备既具有多媒体性,又具有交互性,同时还可以互连为一个大的网络,这就需要对它们进行计算机化改造。最简单的如在电视机上加装“顶置匣”,使其具备交互性。这样的信息设备与各种信息中心、信息中转站以及信息的大道、小道联为一个整体,就是信息高速公路。它将为每个人的信息需求,提供一个彻底的、廉价的解决方案。

信息高速公路的触角端点,是多媒体交互式信息终端。这些信息终端将进入家庭、教室、医院、图书馆和各种社会机构与服务设施。在信息终端上,人们可以点播电视节目、参加讨论会、订票、付帐、查询图书资料、向专家咨询、投票表决、游戏娱乐。特殊的终端,如仿真终端,还可以让人们虚拟地购物、旅游、作模拟飞行。特殊的终端也包括象“多媒体大哥大”、“随身电子秘书”、“随身电子医生”。所有终端可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整个信息网络联在一起,光纤通讯因其容量大,将成为主要的通讯方式。其它如卫星通讯、无线通讯、微波通讯等都将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网络将由单层变为多层,向智能化、数字化、高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地运作起来,形成了一场漫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美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一些大公司争投巨资。据估计,10年内约需各方投资2000亿美元。实际上,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已经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它经过约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连接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个网络,用户达几千万。《欧洲信息空间》计划是欧共体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预计5年内完成,约耗资1500亿欧洲货币单位(折合1950亿美元)。从1994年4月起,欧洲十几家重要的电气公司,在欧洲大陆开展“异步传输”技术试验,尝试向家庭提供交互式服务和电视点播服务等。

日本则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95万亿日元(折合9200亿美元),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其建设中的“信息流通新基干网”、“曼陀罗计划”都是攀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台阶。“南锥体”的“南部联盟”光缆工程,也在为其信息化奠定基矗我国在加大各种计算机网络、通讯网络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已经提出了《中国高速信息网计划》,并且更进一步提出“两步走”的战略方案,规划在25年内建成国家高速信息网。“金系列工程”,可谓是其前奏曲。

这一切,说明我们已经接近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这个时代属于信息社会的一 个阶段,具有信息社会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的创造与利用能力是一种实力,而且是最重要的实力;信息产业及其从业人员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必将居第一位的位置。

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还将具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信息设施将统筹安排,信息的共享将带有全局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实力的增长将飞跃式发展,文化生活和文化交流将进入新的层次,人类的大同化进程将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从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化,到信息生产社会化,私有制将进一步失去其存在的基矗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技术基础,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他的话表现了现代社会中材料、能源和信息三足鼎立,信息完全应该同其它两足相提并论。实际上,后来的社会发展显示了信息还不是与物质和能量“三分天下”,而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信息的操作可以指挥物质和能量的流转。现代社会中,大量物质和能量的耗费,原本是为了交流信息(如会议),却因为社会没有对信息流通作统筹安排,因而付出了代价。有了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大量节约物质和能量的耗费。于是,我们就需要去适应一 种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网上购物代替部分现场购物;依据企业的信息流程,而不单是能流和物流,重新设计企业的结构。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变化将发生在全社会每一个子系统中。对教育来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教育的技术基矗。

二、技术基础的空化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我们首先来看建立在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之上的两个试验性技术,从中即可窥见教育的迷人未来。

首先,是远程教学系统。这是一种类似电视会议的系统。其概念的核心,是打破了师生聚首一堂面对面的传统讲课方式。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不在同一地点,他们都面对终端,教学过程便平添了几分灵活性。教师方面,可以选择优秀教师,也可以是几位教师或与有关专家协同授课。学生方面,允许学生之间更多地交流、合作,也为学生发挥主动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终端方面,其所连接的所有资源,都可以随时调入“课堂”,如参观博物馆,做模拟试验。

原先的“一人讲、众人听”,不久的将来或许可以变为“多方灵活对话”。从这个系统中得益最多的,也许是边远地区教育、语言教学。

其次,是虚拟现实技术。这是一种在原理上类似眼镜或助听器的技术。其概念的核心是在感觉对象与感觉之间,以电子信息装置取代原有的信息渠道,使感觉获得新的灵活性,借助特殊的终端,师生们不仅可以“神游”异时异地的现实场景,而且可以“神游”计算机构造出来的虚幻的世界。他们虽然人在教室,却仿佛置身于譬如原始森林、星际太空或一块手表之中。在那里,学生们可以拨开草丛,观察一只蟋蟀;可以选择航程,是登月还是拜访火星;可以在电子手表的电路中当一次门卫,看看错误的操作会带来什么麻烦。这些听似科幻小说般的描述,都已经具备了实现它们的技术基矗信息高速公路将提供大量的可能性,等待人们去开发。譬如,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建立虚拟学校。这是一所没有校园、没有教室的网上学校,师生们都在各自的家里,学生的入学、听课、考试、毕业和管理都在网上进行。网上学校就象现在的函授学校,只不过教材、作业、考卷等都依赖信息高速公路,进行高速、灵活甚至即时地传输。它不但更象真正的学校,而且比真正的学校更具神奇的魅力。再譬如,在高等教育层次中,可以进行“人才订做试验”,即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给学生一种逐渐接近工作环境的教育,甚至在网上将教育环境延伸到用人单位,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的平滑过渡。信息高速公路完全有能力,将上述试验变为大规模的、真正的人才生产。因为在这一切情况中,扮演主角的都是信息。主要的工作已经由信息基础设施完成,余下的只是利用它们进行充分的创造。

从人才生产的角度而不是教育试验的角度来看技术基础的变化,我们将发现它更深的含意。

物质生产和人才生产具有相关性和平行性。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中的劳动手段,特别是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导方面,对生产方式的变更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教育手段,特别是其中的技术手段,也是教育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教育方式的变革,也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过去的教育技术手段主流是纸加笔、书加本。特别是书籍,它是信息大众化传播的典型手段。在信息传播手段的革命中,能够与信息高速公路相比的,只有以纸张和印刷术为基础的书籍,它的低成本大规模印刷,使知识得以在普通百姓中传播,使受教育不再是皇家贵族子弟的特权,但是,书籍的生产周期过长,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知识生产的节奏;书籍的资源耗费太大,已经使地球感到负担加重;以书籍为中心的笔、纸、本式的手工信息操作,已经不适应时代对加速培养人才的要求。

与书籍相比,信息高速公路给信息传播手段和教育的技术手段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电子书籍将成为未来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节约纸张和排版、印刷与发行等劳动的同时,还极大地方便了检索、保存和管理。教育信息可以灵活地重组,高效率地传输和处理,大范围共享,并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其中每一项都意味着由神奇的可能性构成一个巨大宝藏。

例如教育信息重组,它意味着教材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需而异。这样的教材,将主要是屏幕上的电子教材。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教材还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新教材的周期将大大缩短;教材的种类将极大地丰富和多样化;靠机器翻译的帮助,优秀教材将可以在不同语言的国家同步使用;将来的教材不仅包含文字,而且可以播放声音或录像;教材与程序之间的区别将会逐渐消失,未来教材包含许多“菜单”,供师生选择;学习进度、难易程度可以视情况调整,练习、检查和实验可以与教学相互融合。教育信息的丰富、形象、生动、灵活,将节约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以提高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将更容易地变为现实。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技术手段的变化,会引起教育方式的变化,给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从讲课方式,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练习、检查和参与实践的方式,直到教材的形成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未来的教育都可以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这一切可能性综合起来,形成未来图景中最为明亮耀眼的核心,就是因人施教从根本上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因人施教可能吗

就大规模正规教育而言,因人施教在过去几乎不可能,在将来则完全可能。

因人施教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施加不同的教育。教育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的综合,它既可以是宏观的、完整的教育整体,也可以是在整体制约下的一次微观教育活动。这里的教育,主要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在因人施教的教育理想中,教育要达成两个有机结合。

第一,教育要与每个学生的教育经历相结合。学生的程度、兴趣和志向,是在教育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主体特征,逐渐形成属于他自己的结构,如知识结构、心理结构。这种主体特征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学生的年龄越大,其差异也越大。新的知识、新的修养因素,要通过各不相同的主体结构认同、整合,才能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主体特征是内因,教育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与每个学生的教育经历相结合。第二,教育要与个别化的教学情境相结合。教学情境是学生状态、教师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气氛、教学环境的综合。影响它的有长期因素,如学生的主体特征,亦有大量的临时因素,如师生情绪、沟通情况、共鸣程度,等等。具体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学情境中完成的,因此教育必须与个别化的教学情境相结合。

这样的因人施教,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或同一学生处于不同的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不同的教育方式,施以内容不同的教育。所谓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更适于某个具体的学生和某个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教育。

由于上述含意,因人施教具有独特的特征。它是一种精雕细琢的教育,是一 种个性化的教育,是一种高效率的教育,是一种本性上更加成功的教育。这种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主导学习的进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主导或中心变为辅导或助学。这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导自己学习的进程,应该与学生主体特征的强弱相结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主体特征逐渐增强,对发挥主动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促使学生加强自主探索。尽管主动探索的要求是与学生主体特征的强弱相联系的,但这种教育在本性上就是面向学生主动性的。

过去的教育并不具备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去实现因人施教。虽然一些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创造条件,个别地接近因人施教的理想,但对大规模正规教育来说,因人施教只是理想而已。这是因为,过去正规教育的核心是批量化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学生成批地进行教育,它要求许多“同一”。一批学生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室,保持同一进度,参加同一检查,人才取同一规格进行衡量……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概念,如课堂、课节、教材、考试、教师、学校等等,都是它的基本概念。批量化教育以书本为核心,黑板是书本的变形,以音像为主的电化教育手段也是书本的变形,通过书本批量化地传播信息。由于批量化教育的本性是求同,因而与因人施教有本质的不同。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过去的因人施教只能是个别的。

与批量化教育相对的,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因人施教。它第一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手段上获得了现实的可能性。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高效率将解放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和交互性将加速教学进程,信息共享将促进教育的优化。由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基础性的、强大而灵活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教学内容、教材(如果保留这个概念)、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手段(如参观、实验)以及考试(如果保留这个概念)都可以因人、因语而异。之所以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施加不同的教育,是因为教育资源、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一切教育要素,都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重组,形成具体的、“临时的”但又是完整的教育。

信息高速公路即将成为现实。但是,即使它已经成为现实,上述一切可能性仍需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是因为,科技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子系统,科技给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只是有了实现新的可能性的基矗开发种种可能性,将其中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信息高速公路给教育带来的所有可能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穿上信息高速公路这只“新鞋”,仍走批量化教育的路。这样做,许多教育问题(如教育的周期延长、教育滞后、教改问题)可能会有临时的缓解,但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另一类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走个性化教育的新路。这样做,将引起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甚至整个教育体系发生根本的变化,将把教育引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信息高速公路冲击教育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挑战。如何变更教育的技术手段,将决定教育走哪条路。

一旦大变化时期基本结束,再想从一条道上转到另一条道上,将十分困难。因此,教育的发展面临一个机遇,这需要我们很好把握。信息高速公路给教育带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遇。

参考资料:信息高速公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5
答: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人们能够利用全世界存在的信息。例如加入了Internet,便能接触到许多信息。但Internet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网络过于庞大,如果没有好的网络响导,就无法知道需要的信息在哪里。世界各国人民便可打破国界、打破行业限制,访问沟通全世界的网络。人类的不同文化将更好互相交流,人类文明也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2个回答  2010-06-01
查资料文献方便了啊 不用你每次都往图书馆跑啊。。。
第3个回答  2010-06-01
足不出户,环游世界
人就变懒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