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系统属于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范畴。该系统是各种分散控制系统与企业管理应用系统(如ERP、EAM等)之间数据桥梁,为管理提供多层次的实时数据支持。SIS系统以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以经济运行和提高发电企业整体效益为目的,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专业计算方法,实现整个电厂范围内信息共享和全厂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监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为市场运作下的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性指标。从管理角度来看,它为控制企业成本、提高生产力提供重要而真实的运行数据。同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能够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方案,使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更具科学性。系统实现了全厂范围内的管控一体化,为实现全厂整体效益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提升和稳定、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打下坚实基础。
SIS系统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故障诊断和分析,性能计算和分析、生产调度、生产优化等业务过程,是集电厂各专业(如:炉、机、热控等)综合优势,经过长期科研开发、成果储备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积累而成的。
SIS系统结构
SIS应用子系统是针对具体应用对象和领域在实时数据库基础上建立的专业技术系统,是建立SIS的最终目标,也是SIS应用成效的重要体现。
应用子系统包括:
全厂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厂级实时信息监控与管理系统
厂级性能计算和过程优化分析系统
在线性能监视系统
运行指导和预测、预防维护系统
负荷管理与经济分配系统
主机和主要辅机故障诊断系统
主要特点
本系统实时数据点容量在20000点以上,最多可扩充至200000点以上;
全部历史数据可保证连续保存3年以上;
数据库存储更新周期<=1s,并可自定义;
数据库数据恢复时间段<=0.1ms;
数据采集率达到100%;
全厂和机组在线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数据刷新时间<5s,并可灵活设置;
无故障运行时间>10000小时;
系统最大画面数:无限制;
单画面动态点数:无限制;
客户端画面刷新周期:<2s;
WEB画面刷新周期:<5s;
实时平台支持各功能模块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分布运行,使各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使用不同的网卡分别连接控制系统与SIS系统,保证网络隔离
控制系统的所有数据只能使用单向传输的方式
采用标准接口方式,使得运行在平台上的模块之间的依赖性较小,模块可以实现分阶段开发和运行。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是借鉴企业文化识别系统(CIS)创造的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化解决方案。由吕宪全教授首创,它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等四个分支系统。
一、 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 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核心工程,它对内可以激励全体师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要依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教育政策,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多种可预期因素进行综合规划。 2.具体规划内容: 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学校使命、学校座右铭、校训、校风、政风、教风、学风、学校形象定位、学校发展愿景等。 治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办学方略、办学特色、办学追求、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等。 治校理念:治校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等。 口号誓词:学校口号、教师誓词、学生誓词、学校宣言、校长寄语等。 二、 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 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保障工程。它以学校理念文化为基点,对内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行为;对外加强学校宣传,开展校外交流活动。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与理念文化保持一致,通过学校的各种行为特征来展现学校的办学风貌,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2.具体规划内容 (1)学校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2)学校校本课程的指导与开发。 (3)学校专题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三、 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 1. 概要 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最为直观的组成部分。它兼顾学校内部不同的功能需要,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涉及教学、办公、指示、公关等100多种应用元素,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规范呈现,从而塑造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 2.具体规划内容 核心元素:校徽、标准字、标准色。 实用元素:办公、服饰、公关、运输、指示、环境系统等100余个设计元素。
四、 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1. 概要 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基础工程。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以“六化”为指导原则,做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 2.具体规划内容 (1)教学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教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2)办公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及会议室、接待室等各种功能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3)生活区、活动区、校园景观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景观(雕塑、喷泉、假山、小品、园景小区和绿化带等)、运动场、道路(道路的设计、命名和释义)等的文化设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