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6-09-15
总督官职始于明代,最初仅用兵时派为总督军务;成化五年(1469年),专设两广总督,以后逐渐增置。清代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计有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八总督,总督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偏重于军事,计有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八总督,另有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巡抚是一省的军政长官,通常兼副都御使衔,巡抚与总督职司平行而地位略低半级,巡抚和总督并非上下级关系.
第4个回答 2006-09-15
巡抚成为一省的主官,唯直隶不设巡抚(雍正时河南一度专设总督,不设巡抚)。总督有兼辖二、三省者(如两江总督、辖江苏、江西、安徽),也有辖一省者。总督辖一省者,该省则无巡抚。也有个别省份只有巡抚而不隶于总督者。总督、巡抚军民兼治,但总督偏重于军事,带兵部尚书衔,巡抚偏重于民政,带兵部侍郎衔,不受总督管辖的巡抚带节制兵马衔。各省仍设布政使、按察使,分管民政、财赋、司法。布政使又称藩台、方伯,按察使又称臬台。东北为盛京将军辖地,外蒙古统于驻乌里雅苏台办事大臣,内蒙分设各盟,新疆分统于伊犁将军、驻乌鲁木齐办事大臣,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设驻藏大臣。清末光绪年,新疆、东北陆续建省,而青海、西藏、内外蒙古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