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朝皇后以外另设:
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以上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以上三等是为八十一御妻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 除皇后外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二、唐朝嫔妃的主要来源:以皇亲国戚、权门贵族为主
唐朝嫔妃来源分为礼聘、采选、进献三种。形式虽多,但来源无非皇亲国戚、权门贵族、百官子女;皇亲国戚、权门贵族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大多地位高贵、气质优雅,所以多以礼聘的形式入宫。
百官子女一般是海选入宫,有的是被人进献给皇上;平常人家的子女,无权、无钱,想要入宫,那比上青天还难。
三、唐朝的侍寝制度:轮岗侍寝
唐朝的侍寝制度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安排的,表面看起来还是比较公平的:
初一到十五:月亮越来越圆,依地位由低到高;
十五、十六:皇后可以在独占皇帝两天;
十六到月底:月亮由圆变缺,依地位由高到低;
二十二到三十:八十一御妻只能在这九天里,九个人共同伺候皇帝一夜。
这样的制度看似公平,但仔细算起来很多人一年或者几年都很难被皇上临幸。以唐初为例,有品级、有地位的嫔妃一共121人,不考虑侍寝制度,皇上连轴转,皇后不霸占,一个人服侍一天,就需要三个月。
也就是说,三个月才可以轮一回,这对于一个年轻女性来说无异于受活寡,简直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
扩展资料:
唐朝的后宫机构设置
掖庭局:户籍管理部门;
奚宫局:后宫医院,管理后宫的疾病以及死亡;
内仆局:供电局,只不过那个时候照明没有电灯,用蜡烛,所以他们主要负责后宫蜡烛和灯具管理;
宫闱局:行政部,法纪、制度,出入钥匙等事物管理;
内宫局:财务部门,负责仓库及出纳;
内侍省:太监的管理机构,负责培训、考核宦官。
修史书《新唐书》《旧唐书》设后妃传,传中列有皇后26 人、妃嫔10 人,还有见于史书的女子约60 人。后妃们虽然生活优裕但却争宠、争位,往往命运不佳。
见于史书的唐代36 个后妃,有15 个结局凄惨:九个死于政敌毒手;两个死于争宠;两个失踪;一个自杀;一个获罪而死。
宫中既然是后妃们享乐的天堂,后宫成千上万的女子自然希望登上后妃宝座,有得意的,自然就有失意的,妒嫉、孤独、忧愁、烦恼,命运莫测,惴惴不安,惶惶终日,坐在高座上的后妃们被这种种情绪所围扰,她们怎么能安享天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后妃
唐朝皇后以外另设:
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以上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以上三等是为八十一御妻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 除皇后外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拓展资料:
唐朝后妃:
唐朝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受胡俗影响颇深,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儒家传统思想和女性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力大大减弱。因而唐朝对后妃干政防范不严,唐朝后妃参与政治的愿望较为强烈,方式更为直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必然使不少唐代后妃为此付出被废与被杀的代价。
唐朝后妃被废与被杀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年老色衰,也不在于无子嗣,而在于参与政治斗争的胜负。身处深宫的后妃们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切身利益,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政治斗争,成者安享荣华富贵,败者或身居冷宫,或削发为尼,甚至失去身家性命。也有后妃未参与政治活动却无辜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唐朝后妃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唐朝,皇后以下,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
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
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
拓展资料
唐朝后妃被废与被杀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年老色衰,也不在于无子嗣,而在于参与政治斗争的胜负。身处深宫的后妃们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切身利益,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政治斗争,成者安享荣华富贵,败者或身居冷宫,或削发为尼,甚至失去身家性命。也有后妃未参与政治活动却无辜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唐朝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受胡俗影响颇深,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儒家传统思想和女性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力大大减弱。因而唐朝对后妃干政防范不严,唐朝后妃参与政治的愿望较为强烈,方式更为直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必然使不少唐代后妃为此付出被废与被杀的代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妃嫔等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唐朝时期,嫔妃的等级可以说是非常严格而繁复的,根据嫔妃在宫廷中的地位和身份,分为多个不同级别。主要的嫔妃等级包括后妃、嫔、贵人、常在、御赐等。
1. 后妃:皇后为最高妃嫔等级,权力最大,地位崇高,通常由皇帝的正式配偶担任。
2. 嫔:次于皇后的嫔妃,也是正妻,有时会被封为妃嫔之首、贵妃等。
3. 贵人:贵人是妃嫔的下一个级别,位高权重,但仍低于嫔。
4. 常在:常在是指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妃嫔,地位也相对较高。
5. 御赐:御赐是皇帝赐予给特殊妃嫔的封号,通常是表彰她们的功绩或特殊地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妃嫔等级,如良娣(宫女中的高级身份)和宠嫔等。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享有的权益和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唐朝宫廷的嫔妃等级制度非常复杂多样,其中的具体细节和变化可能因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皇帝和不同的情况而有所调整和变动。因此,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嫔妃等级概述。
在唐朝,皇帝的后妃等级不仅仅是根据嫔妃的地位和身份进行区分,还有具体的职责和地位。以下是一些更具体的嫔妃等级:
1. 皇后:皇帝的正式妻子,地位最高,通常由皇帝的亲生女儿或皇族女子担任。皇后在宫廷中享有尊贵的地位,可以参与重要的宫廷事务。
2. 贵妃:贵妃是次于皇后的地位,通常由掌握皇帝宠爱的美貌女子担任。贵妃享有高级别的封号,并且在宫廷中拥有相应的权力和地位。
3. 婕妤:婕妤是指在宫廷中地位较高的嫔妃,也是皇帝最爱的妻子之一。她们通常是经过选拔而来,有较高的美貌和才艺。
4. 嫔妃:嫔妃是皇帝的正式妻子,地位较高。在宫廷中,她们负责陪伴皇帝起居、服侍朝会等。嫔妃通常是由朝廷选拔或嫁入宫廷的贵族女子。
5. 贵人:贵人是指宫廷中地位较高的女性,通常是由贵族家庭出身的女子,或者是拥有特殊才艺和美貌的女子。
这些嫔妃等级在宫廷中有着严格的管理和规定。每个等级的嫔妃都有不同的待遇和责任,她们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和规范,同时也享受相应的宫廷福利和特权。
需要明确的是,嫔妃等级和地位在唐朝宫廷中非常重要,与皇帝的宠爱和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宫廷内的政治变化和个人的喜好也会对嫔妃等级产生影响,因此嫔妃等级会随着时间和具体情况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