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立案具体流程有哪些程序

如题所述

  行政诉讼流程

  1、起诉

  (1)起诉的条件。①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②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起诉需明确指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即起诉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请求以及提出这些请求的事实根据,包括案件事实和证据;④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⑤法律、法规规定应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案件,必须先经过复议程序;⑥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主要有以下几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经过行政复议再起诉的案件,具体法律、法规如没有规定对复议不服的起诉期限,原告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具体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起诉期限,依照具体法律、法规规定起诉。

  (2)起诉的方式。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即应书写起诉状,才能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起诉状的主要内容有:①当事人的情况。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原告是法人或组织的,要写明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情况。与原告相对应,还要写明被告行政机关的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情况;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③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与住址。此外,起诉状还要写明接受起诉状的人民法院名称和起诉的具体日期,并由原告签名盖章。

  起诉状所载事实若有欠缺,人民法院可要求起诉人限期补正。

  2、受理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起诉是受理的前提,但受理并非起诉的必然结果。是否受理,是人民法院依据国家审判权对起诉行为进行审查的单方面行为的结果。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①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②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起诉程序,即审查行政复议是否必经程序;③是否重复起诉;④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

  经过审查,人民法院可作如下处理:(1)决定受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并及时通知当事人。(2)认为所接受的案件有欠缺或基本证据不足的,要求当事人补正。补正后符合受理条件的,从当事人补正后交人民法院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当事人无法补正或逾期不补正,因而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通知原告不予受理。(3)人民法院认为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不予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在七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二、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

  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是指一审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应适用的程序,包括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判决等阶段。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①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②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③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

  法庭审理开始阶段的工作有: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报告审判长;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审理过程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陈述行政争议;举证、质证;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

  合议庭评议是在上述审理基础上,合议庭人员进行评议,对如何判决提出各自的观点,达成一致意见后,报院长审批。合议庭评议应不公开进行,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并记入笔录。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经过上述审理及合议庭评议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裁判的行为。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应一律公开进行。宣判时,应告知当事人享有的上诉权利以及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

  在第一审程序中应注意:①审判应组织合议庭,可由审判员或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其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②应开庭审理的不能书面审理;③审结期限为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起诉,受理,审理(包括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判决)。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17
您好
建议你首先描述案情,咱们依据案情判断是否确实属于行政受案范围, 才能进行进一步判断

行政诉讼案件的程序有哪些
行政诉讼案件的程序有:1、原告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2、人民法院审查立案,并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3、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数应该是三人以上的单数;4、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作出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行政诉讼中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行政诉讼程序怎么走1、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

行政诉讼立案流程?
行政诉讼立案流程包括受理、签收、审查、受理通知书发放、证据关联、调解或口头审理、立案、送达起诉状等步骤。这些步骤将确保行政诉讼程序的合规与公正。行政诉讼立案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受理: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起诉状或者书面申请书时,应当由法院在七日内告知当事人是否...

行政诉讼流程怎么走
行政诉讼程序具体是:1、首先要确有管辖权的法院;2、原告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3、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通过审理作出判决。法院诉讼费立案标准:1、民事、行政、执行案件...

行政诉讼的程序有哪些
行政诉讼案件程序:1、一审程序:起诉、受理、审理、裁判;2、二审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审理;3、审判监督程序;4、执行程序。【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

行政诉讼适用什么程序
行政诉讼程序具体是:1、首先要确有管辖权的法院;2、原告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3、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通过审理作出判决。行政诉讼的具体流程:1、首先原告(公民、法人...

行政案件立案程序
3、审核受理1、经审核,起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2、经审核,当场难以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诉状,予以登记,出具收到诉状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3、7日内无法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先行立案并将案件移交行政...

行政诉讼流程怎么走
行政诉讼流程如下: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3、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

行政诉讼起诉流程
行政诉讼起诉流程如下:1、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等材料;2、法院决定是否立案;3、立案后,法院依法审理,当事人进行辩论和质证;4、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不立案时,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5、判决后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行政诉讼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行政诉讼流程
一、行政诉讼流程1、诉讼流程如下:(1)立案受理;(2)庭前准备;(3)开庭审理;(3)上诉;(5)申请再审和申诉;(6)申请执行。起诉就是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起诉状、基本证据材料等资料,要求法院受理该案件。举证就是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将该案的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