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台是省与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在清朝时期,道台也叫做道员,是巡抚和知府之间的一个地方性长官,在清朝初期的时候,道台的官职品级不定,到了乾隆十八年的时候,才把道台的官阶品级统一定为正四品官职。
清朝的时候,在各个省里面都会设置有道台这个官职,有专门监管一省粮食的督粮道台,简称粮道,也有负责河工修建的河道。
道台这个职位很多时候是由一个地方的掌管兼任,比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和茶马道,一般都是由当地相同品级的官员来兼任。
扩展资料:
道台的设置有上千年的历史。道台,就是地方监察事务的分区称呼。唐玄宗时期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与汉代的州相仿,是隶属于中央的监察区。
唐代道的变革与设置十分繁复,北宋王朝建立后,沿袭唐制,分全国为十三道,不久改道为路,配属了相应的官员,所以有宋一代有所谓路、府、州的地方行政划分。
道员这一官职起源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后,在地方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省一级的地方设置布政司、按察司等。
因为明代地方行政区划受到元代影响,辖区较大且事务繁杂,布政司下设左右参政、参议,他们分理各道赋税财政,称为分守道。
按察司的副使、佥事分理各道刑狱司法,称为分巡道。这是道和道员最早的来历。满清政府定鼎以来,在许多方面承袭了明代的官职设置却略有改革。
地方行政机构分为省、道、府、县四级,其中道设道员,是处于省藩、臬二司与府、厅中间一级的地方长官,各省并无编制定额,随事务进行添设。
清代恢复了道的设置,其范围较小,属于省的管辖范畴,乾隆时期以来,一般为正四品之官,但可另加头衔提升品秩。
如台湾兵备道,例加按察使衔,为三品,晚清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强租租界,强开商埠,有了所谓海关道的职务,但一般由地方上掌兵权的官僚兼任。
辛亥革命后,道员改称观察使,北洋政府改称道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废除道的编制,各省改设行政督察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台
道员(又称道台),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原则上,道台为正四品官员。但实际操作中却有特例,而驻外道员中二品和三品的皆有。光绪时期的御史李慈铭对此种“ 尊卑不别,等级不明” 颇不以为然,上奏请求删减,未获批准。而宣统时期,由于内忧外患,人才匮乏,此种跳级加封现象更为严重了。
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明朝时,省级行政长官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均为辅佐布政使的官员。
扩展资料:
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
官则有的单设,多数为兼任。其他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道员。作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发展而来,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佥事演变的结果。
初设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为此,守、巡二道由原来临时性差使变为固定的地方长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钱谷,巡道侧重刑名,久之两者各加兵备衔,所掌渐趋一致。
据史料记载,吉长道尹公署,民间俗称“道台衙门”。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尊称为“道台”,因而才有道台衙门之名。清代的道,是省以下、府以上的机关,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当时是驻长春级别最高的衙署,也是长春现存最早的官府建筑。
道台衙门因长春开埠而设。1904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战胜国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要求东北16个城市“开埠通商”。当时,清政府和东三省官员都明白,开办商埠涉及到与各国之间的交涉,纷繁复杂。
要负责开埠的任务,旧有的以满洲八旗官员组成的旗署固然不行,各地府厅州县等民署也难以胜任。为此,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加速东北的官制改革,东三省应当和关内一样,改为行省,并在省下设道,以道一级的行政机关主管各地的关税、外事和开埠等新的政事。
在我们看到的大量的清朝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当中,经常的会出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这样一个称呼,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清朝 文化 知识 管制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