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幽暗的傍晚,我独自来到森林公园,看见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惊喜地说:"妈妈,你看,一棵树,紧跟着一棵树."这句话让我楞在那里,想了半天:这种温暖而诗意地看世界的眼光,小时侯谁没有过啊!但什么时候这种眼光退化了,消失了,所有的树看上去只是"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了.都成了与己无关的植物了呢?
对于生活,每个人最初都有很多修饰语的,比如温暖而诗意地生活着,比如有很多梦想,并相信终能成真.但在行走的路上,疲惫不堪或者所谓的成长,将那些美好修饰语逐渐磨损掉了.乡土散文家刘亮程说,生活是一个不断添置,丢失,损坏,再更换的过程,像一把卷刃的镰刀扔在荒草见,其间可能有一把磨秃的扫帚,慢慢地,什么情绪都扫不起来.
肉体的磨损能看得见,精神的磨损却是隐秘的,高频率的生活节奏磨损健康,单调的工作磨损激情,恶意冷漠的目光磨损善良,突如其来的打击磨损信心......许多丰富生动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平庸乏味,也变得平庸乏味.与身体磨损不同,精神的磨损是不自觉的,就想我们知道:有时后电视节目乏味透顶,但人们还是窝在沙发里,不停变换频道,打着呵欠寻找乐趣;有时后时尚生活就是集体作秀,但人们还是不停地打扮模仿,并在镜子前自鸣得意......就这样,跟着人流挤公交,上地铁,过马路,然后大家走进各自不同的小格子里工作.省会变成惯性,没有激情,没有痛苦.真正的诗意,在我们求索的过程中已经隐身于喧嚣的话语和人群挤压的空间下,潜游而不见.
报人董桥曾说,月亮照不亮沥青路.那时因为,月亮的柔光,只有在铺满白色卵石的小径上才能反射出来,才具诗意,但我们的日常生活往往缺少诗意.人生大部分旅途是沥青路,粗砺,普通,时有颠簸起伏,甚至残缺.再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尽管残酷,却真实可亲.
月亮照不亮脚下的沥青路,但可以直接照透心中的柔软.如果我们不是以别人的眼光为杠杆,而是以心灵的善;不是以纯粹的物质为衡器,而是以内心感觉;不是以机械的数字为准绳,而是以"天人合一";不是以目的的速达为乐趣,而是以过程的回味......这样生活着,可葆有童年那粉温暖和诗意的情趣目光,摆脱生活的平庸乏味.心中有光,周身有爱,人生的沥青路会提升出另一种诗意.
几米的漫画,就是从城市生活中提炼出诗意,提炼出一纸月光,慢慢照亮你迷惘的心.病前的几米也画漫画插图,但那时他不过是在赚钱谋生,漫画人物也只是木偶和道具.职业并不让他感到快乐.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几米触摸到了生的脆弱,涌起生之恋和释放性情的思考.朝夕相伴的小人物在他笔下复活了,在心中悄悄开出花来,照亮了他病榻中的世界,并成就了后来畅销不衰的<<照相本子>>.记得其中一幅漫画:那个忧郁天真的孩子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走在黑暗的路上,照亮了花儿,草儿,大眼睛的小动物,照亮了忙碌都市人心中被遗忘的角落.
多少人忘了在高楼大厦里仰望夜空,在追逐名利的时候从不问问内心真正的需要.只有那片纯净的月光,能给你诗意的滋养,给你爱和温暖,告诉你人生的子夜可以多么高洁澄净.
在月光照不亮的沥青路上,诗人和孩子依然幸福地走着,他们让我羡慕。
1.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月亮”“照透心中的柔软”?请概括叙述。
2.“对于生活,每个人最初都有很多修饰语的”请指出“修饰语”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3.文章在第2、6段分别转述散文家刘亮程的话和介绍漫画家几米的漫画创作经历,目的何在?
4.“在月光照不亮的沥青路上,诗人和孩子依然幸福地走着,他们让我羡慕。”你愿意做这样的诗人和孩子吗?谈谈你的具体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