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心灵敏感力及思考力,从而解决作文中“写什么”的问题

如题所述

    当前,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考生拿到了作文 题,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高考满分作文,他们无一例外地写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写作上根本不存在“写什么”的问题。难 道他们有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特殊生活吗?一般来说,是没有的。要说他们与一般学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 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比一般学生强,心灵比一般学生敏感,能够从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 东西。造成多数学生作文课上不知道“写什么”的原因,大概就是在这里。 那么,怎样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呢? 叶圣陶早就说过,要在平时充实生活,丰富经验,增长阅历,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认识事物的习惯, 养成有条理地周密地推理判断的习惯。叶老还强调,“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 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如果是为了写文章而去求经验和 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这就是说,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 经验,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把叶老的说法化为实践,那么“写什么”的 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从高考满分的优秀作文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怎样思考生活的,怎样感悟周围人 物的,怎样体验美好人性的。从这一切,我们不难获得关于“写什么”的启发。 而对于“写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考生来说,“怎样写”则是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了。 关于学习“怎么写”,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 怎样写’”。这就是说,应该从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中去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大都是这类作品,它 们应该是我们学的重点。最近几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也应该作为学习“怎样写” 的对象。从这些作品中,学习作者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怎样谋篇,怎样遣词造句。平时人们都说阅读是 写作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正是 从这个角度上说的。 同学们不妨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阅读经典作品,如朱德熙先生所说:“重要的是得联系自己,要‘心 中有我’,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照这样写是比原文好还是 不如原文。如果不如原文,那是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一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悟出许 多作文的道理来。” 然而,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因为“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 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叶圣陶语)。自己写作文,材料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应该寻找适合自 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换言之,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只是借鉴,绝不是生搬硬套。 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 (一)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要求作者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 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新形式,使考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展 现,优势得到发挥,才干得以施展;同时,高一级的学校所需要的能够写不同文体的学生也能够在话题作 文这种考试形式中得到满足。随着作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完善,从近 三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出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1.用导语引出话题。如 2003 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 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用材料引出话题。题面由文字或图画材料和话题两部分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维,引出话题, 限制写作范围。大多省市以这种形式命题,高考也是这样。 3.直白式。作文直接呈现话题的题目,不做任何解释说明。 写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 下面我们以 2003 年河北省中考作文为例, 分析一下审题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审文题要求、规定语,明确写作范围。话题作文试题的文字部分至少包括写作导语、话题范围、具 体规定或要求三部分。这三部分的文字,都需要我们逐一阅读,辨析要求,明确界限,避免违规。题面上 的硬性规定,如文体限制、字数要求、选拔性阅卷不得出现暗示性文字,对姓名、校名、地名等方面的要 求,要言听计从,如果硬闯红灯,得分会惨不忍睹。 二审文章体裁要求,确定适合的写作体裁。话题作文虽然一般不限文体,可是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又要 有文体色彩,不能用《谈感动》一类的题目写记叙文,也不能用《感动游览记》一类的题目写议论文,议 论文也不要有题记、小标题之类记叙文特点的写作形式。如果文章缺少文体规范,写出来四不像,大段的 记叙和大段的议论生硬地捆绑起来,会使阅卷老师一头雾水,搞不懂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去体味呢,还是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理解,你是没有驾驭这种文体的能力呢,还是分不清记叙、议论和说明这些表达方式 的作用,其阅卷印象自然会受影响。 三审材料与话题的关系。话题作文规定的写作内容往往范围很大,如以“感动”为话题,容易使考生 思绪万千,无所适从,加之时间限制,导致考生想到哪写到哪,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 法是对“大话题”加以限制。使之由大化小,由抽象变具体,从一个角度写自己的见闻或感受,注意突出 情感的转化过程。那么生动传神、见解独特、立意新颖的文章自然会喷涌而出,使文章达到“一粒沙里看 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理想境界。 (二)全命题、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 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其特点是有较大的开 放度、灵活性,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 题作文的形式。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 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 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例如有关“读书”“亲 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 2005 年重庆中考作文题 “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 也可以将 2005 年江 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如 2003 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 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 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 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 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 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材料作文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 的一种作文形式。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 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材料作文的类型有:根据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 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例如 2005 年中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1.要读懂材料。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 提炼写作中心。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提炼中心练习。阅读所给文字,归纳写作要点: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育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 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现在我也用妈妈这句话教育我的孩子, 希望他做一个知恩图报、 懂得感激的人。 2002 年 6 月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说:“妈妈,我们学校要给受灾地区捐款,这一次我捐 100 元。”“为什么?”“因为这次受灾地区有陕西省,我很担心周至县枣春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我住过的老 乡家是否被水淹了。妈妈,他们会被水淹死吗?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狗。”说着说着儿子的眼圈红了起来, 我也被他感动了, 于是从包里拿出 100 元递给他。 他所说的地方是他 2001 年随星星河记者团采访过的地方。 这则材料只要找到点题句——希望儿子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即“感恩”,中心内容就迎 刃而解了。 2.要联系实际。确定写作中心后,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 笔,徐徐展开生活画卷,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3.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展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 蹊径,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摄人心魄的好文章。还是“感恩”的材料,一位同学的作文是这样 开头的: family,家庭。F 代表爸爸,father;a 代表和,and;m 代表妈妈,mother;i 代表我,I;l 代表爱, love;y 代表你们,you。把汉语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那晚,我和一个语文课代表,为了帮老师查点什么,晚上八点左右,才在同学们的关心声与道别声中, 走出了校门。也就在此时此刻,我才想起我忘记把晚归的事情告诉给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最疼我,最关心 我的人——我那恩重如山的家人。 4.要锤炼语言,巧用修辞,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5.避免材料作文跑题的方法是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做到首尾呼应,反复点题。(冠华作文网) 六谈情景作文题材 情景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 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情景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激发情趣为核心,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 导学生写作.它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智力开发,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课堂到课外, 从封闭到开放,引导学生树立大作文思想,用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写作情境,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 感."《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以下情景作文教学体 现了"新课标"精神. 一,生活体验. 1,自然生活.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 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学生有意识地走入自然,观察馥郁的山谷,五彩缤纷的原野;观赏蔷薇色的春天,玫瑰 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鹅毛色的冬天??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培养他们的情趣. 2,家园生活.开展"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等摸拟扮演角色,体验长辈的甘苦,领悟真实的生活. 3,校园生活.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考察等活动,参加田径运动会,进行升旗仪式,设立小小辩论会等; 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了解科技成果,体验巨大的科研力量.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信 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能力,升华创新意识. 4,社会生活.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和社区活动,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 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访问,清扫卫生,服务社会,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 价值.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言描述.在情境出现时,老师或学生伴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增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感知效 果. 三,听声想象.提供各种音响,钩连思维,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 .可先说故事, 再想象构思. 四,扮演体验.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活动,表演是学生的本能使然,让学生进入游戏,课本剧等角色,激发情 绪,增加亲切感.看演唱,细观察,增强趣味性. 五,实物演示.以实物为主,配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出某一特定的情景.如出示"一张照片", 进行横向联想,想象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图画拼凑.用课文插图,挂图,简笔画等图画形式再现写作情境,可用几幅图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 用几根小棒随意组图,再编造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以上六种是立体式,多维式的情景活动,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让其在"生活空间"中眼,耳,手, 脑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并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拓展了写作思维,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要写"为"我乐写".(冠华作文网) 击中话题作文的软肋 由于话题作文只是要求考生在一个大范围里作文,其他的限制很少,因此,考生完全可以打开自己的 记忆库,找出一些写过或者读过的文章,加以改造,添进一些紧扣话题的语句,完成作文。这是话题作文 的软肋,是要害所在。考生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省却许多工夫。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先来 读一篇文章: 画弧 (任志鸿主编《优化设计》,学苑出版社) 由于交通阻塞,当我匆匆赶到现场时,比赛已经开始五分钟了。 大门口的上方挂着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比赛”。我环视四周,只见讲台上放着一只茶 壶,一个苹果。我知道这是比赛题目。 其他参赛者已经开始在画了,好的位置已被他们抢走了,我只好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放下画架,开 始作画。 作画前首先要观察。讲台上那只茶壶是极普通的,下边是圆圆的“肚子”,旁边是长长的“嘴巴”。 虽然我迟到了,但幸好题目简单,我已画过许多茶壶了,心里暗自庆幸。 可是不对,茶壶的“肚子”怎么是直线型的?难道我眼花了?再看,没错,确实是直线!忽然我觉得 茶壶的明暗色调也不尽对,映入眼帘是的黑茫茫的一片! 该死的位置!糟糕的位置!我终于明白了缘由,看看周围的人都快完成了,我也不再埋怨。那茶壶的 “肚子”,我是该画弧还是直线呢?如果画弧,那不是失去了“现场”比赛的意义吗?如果画直线,肯定 得不了奖。一番斟酌,我决定按我看见的画。 时间一分分过去,其他同学陆续交画,偶尔有人走过我的身旁: “你看她画的茶壶,太有趣了,茶壶的‘肚子’怎么可能是直线型的?”话说得很小,但我能听见。 “是吗?真是个大笨蛋,连这最基本的也不懂,居然敢来比赛!” ?? 我没有抬头,顾自画着,但我知道眼睛里有点湿,我给画拟了个题目《丑陋的茶壶》。 铃声一响,我是最后一个交画。老师看看我的画,又看看我的位置,有点皱眉。 “老师,可我看到的真的是直线!”我也知道我的茶壶太不像了。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同的位置,当然是不同的画,能把你看到的画出来就好了。” 三天后,还是在那个大厅里,只是换了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作品展”。当我进去时, 我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一张画,还听见老师在介绍: 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站在不同的位置,当然有不同的画。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实实 在在的描绘,画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群散后,大厅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墙上挂着一副熟悉的画——《丑陋的茶壶》,下面的标签上写着:特等奖。 《优化设计》对上文的评论是:这是一篇用记论文形式写作的高考应试佳作??用老师的介绍表扬, 不露痕迹地点明“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这一题旨。 不知大家会不会同意这篇文章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为话题写的优秀的考场作文,现在我们先假设 大家同意,那么,我以为小动小术,本文完全可以旧貌换新颜:可以改成符合 2001 年全国以“诚实”为话 题的作文; 也可以改成 2002 年北京市以“规则”为话题的作文; 还可以改成 2002 年全国以“心灵的选择” 为话题的作文。 下面就是我对此文的改造: 一、将倒数第三段末尾的“就在这里。”改为“就是诚实”。(符合“诚实”话题) 二、将第五自然段中的“一番斟酌”改成“我内心矛盾着、斗争着、最终作出选择。”(符合“心灵的 选择”话题) 三、将倒数第三段“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一句换成下面的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画画同样要讲究规矩,但当原先定的规则和眼前的现实相抵触时,就绝对不能死抱着规则不放。(符合北京 “规则”话题) 如果说这篇考场作文装在 2000 年的瓶中可以称得上好酒的话, 那么我们以为装在 2001 和 2002 年的瓶 中仍然不失为好酒。 同样,还可以将本文改造成符合“位置”、“条件”等类话题的文章。 将同一篇文章贴上不同的标签,写成不同的文章,这绝对不是应对高考作文的正确途径,但既然话题 作文存在这个致命的弱点,命题者又不能很好的加以防护,我们又为何不能趁机钻点空子呢?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