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 奏疏区别

如题所述

奏折和奏疏的区别是释义不同,用法不同,引证解释不同。

一、释义不同

1、奏折: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

2、奏疏: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的奏章。

二、用法不同

1、奏折:奏折主要用于向皇帝奏事的文书。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4类,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

2、奏疏:奏疏用来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其使用范围相当之广泛。奏疏同时也是有为之士关注社会人生、宣扬政治主张、驰骋王佐之才的重要渠道。

三、引证解释不同

1、奏折: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因为您前回上了好几个奏折议论朝政,天王老大的不高兴。”

2、奏疏:《宋史·朱倬传》:“每上疏,辄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奏疏凡数十。”

译文:每次上书,要在白天的露天向上苍祷告,祈求上书之后帝王会亲自看到。奏疏数十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
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25
奏折是高级官员直接进呈皇帝的机要文书,主要内容是军机,民生,国情等;奏疏是臣子当面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
第3个回答  2012-07-25
奏疏是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古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各朝各代名称不同。
奏折则是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奏疏),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得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15
奏折,又称折子。明朝,清朝。宋朝,唐朝,隋朝。都有奏折,官员用来上报军情,旱情。和弹劾贪官污吏,奏折明代开始有。一直沿用到隋朝,疏子是对奏疏的一种称呼。明代管奏折不叫奏折,叫奏疏……奏折和奏疏基本上没有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