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称号

如题所述

称号有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万岁爷。

1、天子

天子(tiān z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的说法就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成为正统的称呼,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依然沿用着大王,汉代以后天子之称谓始流行。

2、圣上

圣上,指封建时代臣民对在位的皇帝的尊称,寓意皇帝高高在上,超脱于凡俗。

3、皇上

皇上:即皇帝。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

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皇上到了清朝才成为皇帝的主要称呼,其他朝代,对皇帝的通用称呼基本为“陛下”。

4、陛下

“陛下”是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为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5、万岁

“万岁”本意有永远存在之意,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今也用为祝颂词,表达极其赞赏的感情用语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万岁”一词其实没有被汉代皇帝“独享”,诸多说法多为後人演义。到了隋朝仍有布衣叫“万岁”者,如“史万岁”(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为“万岁”一词是当时的时髦语,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人呼“万岁”是常事,这与当时民间跳“万”舞有关系。到了宋朝,才真正皇帝专用,不许称他人为“万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5

1.陛下

“陛”指的就是皇帝宫殿的台阶,这个称呼一般是朝廷大臣所用的,最早是从秦朝开始的。在封建社会,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自身的性命肯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会有侍卫守护在身边。臣子要想向皇帝进言,就必须通过台阶下的侍卫或者侍者进行传达,因而称为“陛下”。

从这儿看出,要想与皇帝说话,你就得和皇帝身边亲近的人打好关系,通过他们来传达,也就是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尊敬之意。

2.皇上

“皇上”应该是最为常见的,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虽然皇帝至高无上的,但想把国家全部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正因为如此,从秦至清,近两千年不断有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有通过政变来当上皇帝。

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皇帝的专制制度到达了鼎峰。皇帝可以直接越过中央政府插手地方上的管理。可以说是真正到达了“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个“上”就是指皇上。

3.官家

皇帝可称呼为“官家”。意思就是一个皇帝贤明的表现就是大公无私,应对天下子民一视同仁。这个称呼在宋朝会比较常出现,你比如《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面那些人经常嘴上挂着赵官家,说的就是当时宋朝的皇帝,宋朝皇帝是姓赵的。

4.万岁

一开始它并不是皇帝的专用,到了宋朝,皇帝才不允许别人被称呼“万岁”,只能是他本人被称呼。当然了这表示老百姓对皇帝能够万岁的祝颂。任何人都不能被称呼为“万岁”,否则就被视为造反,要被抄家灭族的。即使明朝最有权势的太监魏忠贤也只能给自己称呼“九千岁”。

5.圣上

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帝是最大的,当然权力也是最大的,自然而然其权力不受王法制约(因为王法就是他)。于是古人就想出个“办法”,用道德来约束他,也就是所谓“圣贤之言”来教育皇帝(古代圣贤就是被圣人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期望皇帝能成为“有道圣君”,所以就有了“圣上”。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古代帝王的各种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5
中国古代的帝王 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1.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具体参见《中国古代帝王称号的演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5
宋代称官家 明朝称老爷 清朝称老佛爷
第4个回答  2019-03-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