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4-07
孙中山先生曾经呼吁青年学子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他对“大事”的定义是:“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这是一种观念革命,用意在期勉国人踏实做事,彻底做好对社会有益的事,以谋求大众幸福。虽然说任何一件正当的事,对社会都有贡献、都具意义,不过,我们还是会衡量重要性,来分辨事情的“大”、“小”。例如经营杂货店与统理国家、处理婚丧事宜与折冲外交情势、设计发型与规划城市,两两相比,孰为轻重,孰为小大,乃不言可喻。“小事”的落实,往往凭靠技术或苦干;“大事”的进行,则每须靠谋事者宽阔的胸襟、缜密的布局、能容忍、能沉着、能安于寂寞、能知所变通……这些都属于精神层次的人格特质。若要从小事的干练上测试出“君子”,是有所困难的,因为君子虽有德,但某些才能却不见得比其他人强;反之,小人也有天生长才,又为求表现,倒容易做得巧。然而,当面临大事时,君子小人的精神素养便一览无遗了,只有注重内省、和以待人的君子足堪大用啊!
拿破仑说过: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依孔圣人之见,拿破仑就大错特错了。大多数人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平凡的士兵,你应要他追求元帅的位置,他曾天战战兢兢,不得安宁,见了上级都怕得发抖的士兵能做一位称职的元帅。理想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按孔圣人的理解: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第2个回答 2013-04-07
拿破仑的一句经典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奋发向上而成功。大千世界,浩浩尘寰,多少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多少平平凡凡平淡一生之人,又有多少功成名就、矢之不渝之士,追其原由却无外乎是要当将军、士兵还是逃兵。撰写这篇论文的目的也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是想激励幼儿从小就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即使他不想成为“将军”,毕竟“将军”为数不多,只有“将军”成了“最高统帅”,才会有更多的“将军”。
以前我们总是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激励人们要有理想和斗志,不可浑浑噩噩,同时也用这句话来批评那些“厚道老实,安分守己”的人们(也就是终于职守,不会越俎代庖想入非非的人)。可是知道今天我才发现,其实我们都错了——因为只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在这个人人都变得浮躁的社会,我们有的是“想当将军的”“士兵”,同时缺少的恰恰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想想看,那些个为了政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官员不就是“想当将军”吗?那些个为了学衔而抄袭论文、谎称科研成果的学者和科研人员等等不都是“想当将军”吗?
现在社会为什么浮躁?就是因为“想当将军的人”太多了,一致社会没有几个安分守己的人了,大家都争着去当“将军”而不当“士兵”了,这样的社会能不浮躁吗?
还是多些“士兵”少些“将军”吧! 时代需要“士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经常会听人们引用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是这样吗?好象是,正因为你想当将军,才会很好的去表现,才会争取立功,才会不断积极进取。可如果一心想着当将军,便到领导跟前阿谀奉承,便与其他战友争功抢功,便只盯着上面而不看眼前,如此一来,其还是个好士兵吗?同样道理,不想当大官的官就不是好官吗?天天想着怎么就能当大官的官才是好官吗?不想当教授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吗?显然不是。上海交大一位老讲师就是深受学生喜欢的,直到最后离开人世还是个讲师;张思德这位老兵也始终是我们全党学习的好榜样。如此看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不一定就不是好兵,关键是能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各行各业都会出成就,都能实现自身价值,老想着往上爬不是什么好事情。
第3个回答 2013-04-07
时代背景不同,国家理念不同!
孙公一身为革命只有在晚年有黄浦军校的军事力量后才腰板硬点,其余时间都是寄人篱下或者流亡,他说此话是要激励青年们来进行革命事业,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他是处在弱势位置呐喊~~~中国儒家思想讲究隐忍,孙公何尝有不想当上大总统掌握天下兵权实现自己理念!
而拿破仑皇帝则不同,他说此话时已身为三军统帅,以一法国单挑欧洲诸国,还经常打的别人丢盔丧甲,意气风发,君临天下!此种心情来说他需要的是众多杰出的士兵和将军为他效力.法国人的自由精神好比马赛曲~~直白的激励众人!
第4个回答 2013-04-07
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话其实是告诫人们不要为了做官而做官,人更应该要有远大的理想,这句话很有意义,如果一个人为了做官而做官恐怕最后他成为贪官的可能性很大,而有了远大的理想就容易让一个人品行俱佳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于鼓励人们要勇于争取。
你可以根据他们两个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