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有哪些新特点

如题所述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有哪些新特点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评价是促进发展的手段。
在评价依据上,由以往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往的评价是对“过去”的关注,现在的评价理念是对发展、提高、未来的关注。
在评价主体上,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过去单一主体,外部评价,现在有包括学生在内的多元评价、互动评价,评价结构能够更好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在评价焦点上,不再以结果为中心,而是在评价反馈后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以及原有状态的改善。
在评价内容上,更加全面,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在原有的纸笔测试的方法上,增加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过程和结果。
道德课程的特征其目的不在于仅仅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而言,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借助于多种形式和途径。
这是由思想品德本身复杂性决定的。道德认知由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观念等构成;道德思维能力包括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等;还涉及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二、对“成长中的我”进行考试有哪些新方式
对“成长中的我”进行考试有以下这些新方式:辩论、操作型考试、成果型考试、情景检测等。
、“成长中的我”学习评价还有哪些主要方式
1.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品德评价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它可以按不同的角度分为不同类型。从时间上看,可以分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从范围上看,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规模上看,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规模上看,可以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观察和记录什么行为呢?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和所期望的结果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最值得观察。我们必须留心那些不寻常和独特的事件,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行为模式。
为了制定一个现实系统的观察记录,我们需要采取几个步骤来控制我们的观察:
A.将观察的对象界定在那些用其他方法不能够评价的行为上;
B.把观察的范围缩小到对几种行为类型的观察;
C.把观察限定到对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
2.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书面调查工具,它通过被调查者对问卷的回答来反映出被调查者的某些特征。
问卷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样本大小可以灵活掌握;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信息;可以对复杂问题、态度、自我意识、价值观等获得初步线索。但是也存在问题,问卷回收率低,信息不够真实,对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满意回答。
3.谈话法
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谈话法的优势:谈话法是与学生面对面,便于沟通;灵活掌握谈话的内容、节奏和氛围;被访者不受文字能力的约束。
4.同伴评价
学生有机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同伴,而且他们观察到的细节往往比教师所看到的更多。因此,同伴评价可以成为教师评价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有效的同伴评价需要借助合理的评价标准,根据这个评价标准给出一定的评分。一个同伴的评分能激发更强的参与性和责任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评价结构,提高学习技能,提供更多的反馈。
教师在实施同伴评价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让学生乐于评价同伴和被同伴评价。小组活动时的气氛应保持和谐、友好、充满信任,这样各小组间才能给出诚实、有建设性的反馈。
重视同伴评价的结果。教师在给小组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应把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都纳入参考范围,使学生对评价具有更强的责任感。
合理掌握实施同伴评价的时间。同伴评价往往在各小组成员协商的基础上产生,因此课堂上需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教师应掌握好时间以免关于评价的讨论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或者可以考虑把这一讨论过程移至课外。
四、在“成长中的我”的学习如何对活动课教学评价
1.活动课是具有活动课程特点的新课型,弥补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根据活动课与一般课型相区别的特点,在评价上也有它的特点。
2.活动课评价的原则
参与性原则:活动要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即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的某些环节,参与是否主动积极;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将学生自评或教师的即时评价等措施使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
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由4个部分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3.活动课评价的内容
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包括对活动目标的理解及参与态度;对活动课的积极性、专注程度和喜爱程度;对身边事情的关注程度;主动参与程度、意志力和合作意识等。
活动能力,包括思维、表达、观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活动效果,包括作品成果、竞赛成绩、技能特长、综合意识、整理与分析等。
客观性资料的收集与使用,包括笔记、访谈记录、参考书、发言提纲和小论文等。
4.活动课评价的方法
(1)成果展示法
成果展示法是活动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活动课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课堂上更多的是制定活动前的方案和进行活动后的成果交流。学生的成果是多种多样的,有问卷、有统计、有网页、有制作,活动中还要明确的分工、相互的合作。因此,活动课中采用展示评价是很真实的直截了当的。
(2)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需要预先规定评价项目的评价标准,有学生对照着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活动感受、体验书写出来,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的进步。
(3)他人评价法
他人评价可以较全面、综合的考察学生的活动情况。还有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领导、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社会舆论对学校的评价都属于他人评价。这可以更好的达到评价的目的,促进活动课更好地开展。
(4)师生民主评议法
师生民主评议法包括学生互评、教师协商和师生合作民主评议。学生互评一般采用表格式,将所评定的项目、标准预先制定程表,由学生互评;组长记录等。教师协同商讨,由各位教师以自身观察、记录所收集的材料为依据,互相商讨,再综合结果。师生合作民主评议,要求教师参与整个评议活动,师生在评议中民主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自我反思、总结,也可以互相帮助,提出问题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