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王爷命名体制都是不一样的 清代以前是以封地为称号 清代以后取消了封地 ,就用果啊 忠孝节义这些词代替。你要命名的王爷要设定在哪个朝代。
古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光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辖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奉禄。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表亲。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变动,拿唐代打个比方,一字王都是亲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齐王等;二字王则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但汉代就不是这样。清代皇族按地位从高到低称乎一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
王爷这个封号虽不是官职,并没有实质管辖权力,但做王爷的人都有一定的官职。是王爷就有一个起始官职,也就是当皇族子北封王那一天,就按其地位等级封一个最低限度的官职,之后就全凭自己了,能力强的可以继续往上爬,能力差的也有个最低权力保障,一些犯重罪的皇族,也有可能被免官。这个最低限度,不同级别的王爷在不同朝代也不一样,拿唐代来说,亲王的起始官职是正四品。也就是说王爷是个封号不是官职,但做王爷的人往往兼任官职。官职大小跟他的王爷地位没有绝对关系,只有最低限度,能力大的人官位可以无限大。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基前为秦王(亲王),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最多时曾兼任七个官职,从一品到四品,文武都有。
但他的许多没有特殊本事的兄弟,终老都只是最低限度的四品官。
古代封王制度和官职制度很复杂,不同朝代的规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