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人也要讲礼貌人们总是觉得用礼貌的态度对待陌生人或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是很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自觉地注意自己的礼仪修养。但当他们对待自己的家人或熟悉亲近的人时,似乎就认为没有必要讲礼仪了。这种观念当然是错的。家人之间虽然存在特殊的亲情联系,但一样有讲礼貌的必要。这不是什么虚情假意,也不是什么“假客气”,而是对家人真心诚意的尊重。
坦率地说,有相当一些中小学生对家人往往不讲礼貌,不注意尊重父母长辈。例如,在家里不喊爸爸妈妈,不喊爷爷奶奶,只是随口“喂、喂”地叫唤;家人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遇到他不喜欢看的节目,也不征得大家同意,便自作主张,更换频道;父母劳累了,需要安静休息一会儿,他却把收音机开得震天响,满屋子都是强烈的迪斯科音乐;父母身体不适时,不关心、不体贴,不知嘘寒问暖;有些同学在家简直就像一位土皇帝一样,自己能干的丁点小事也要指使家人干……
父母长辈与兄弟姐妹们一般不会与你斤斤计较这些,但如果长此以往,就会无形中伤害、刺痛他们的心,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使你与他们之间产生隔阂,导致家庭不和睦。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与家人互相体贴、互相关心,彼此宽容体谅,处处以礼相待,那家庭生活一定会充满温暖、充满欢声笑语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港湾,在这里,我们开始了航行人生大海的准备,于是家庭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提前训练。只有从家庭生活中,从与我们最亲最近的家人相处中,开始学习做人的礼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养成文明的习惯,才可能进而在社会上做一个文雅、得体和备受欢迎的人。
二、勤向父母问候子女应该经常向父母问候,这是一种尊重和体贴的实际表现。父母工作劳累,如果能得到你一个充满爱心、关怀的问候,那么,他们的疲惫、烦恼,甚至病痛,都会在你像春风一般的亲情关怀中顿时消失。
早上起来时,一声问候不能省略,如“爸爸,早安”、“妈妈,早上好”;晚上睡觉前,也别忘了向父母说“妈妈,睡个好觉”、“爸爸,时间不早了,早些睡吧”。当父母生病的时候,在端药送水的同时,应时时加以劝慰、问候“爸爸,好点了吗?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好的”、“妈妈,你想吃点什么?您放心歇着,家务活我会干的”。
过新年时别忘了你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应不忘向父母说上一声:“爸爸、妈妈,新年好!”每逢父母亲的生日或母亲节、父亲节时,应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献上深切的祝福“爸爸,祝您工作顺利、事业成功”、“祝妈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等。
三、兄弟姐妹间的礼仪兄弟姐妹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和睦相处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愉快和幸福。兄弟姐妹之间如果能互相体贴、互相关心,有了矛盾时不争不吵、互谅互让。这样的家庭环境,必然十分幸福。但是,在生活中,兄弟姐妹都是差不多同龄的人,朝夕相处,要做到处处符合礼仪,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希望与兄弟姐妹之间能和睦相处,那么就要努力做到:
如果你作为哥哥或姐姐,就应时时以身作则,努力帮助父母,多干家务活;遇事要宽容大度,不与弟弟妹妹斤斤计较,更不要以为他们比自己小就随意指挥他们干活;当弟弟妹妹求教或请求帮忙时,应耐心帮助和解答,切忌不耐烦或不屑帮忙;弟弟妹妹有错时,不要在父母或他人面前斥责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告状”,而引起他们的反感。万一与他们发生争吵,应当着弟弟妹妹的面,在父母面前做自我批评。
如果你作为弟弟妹妹,你做事一定要尊重哥哥姐姐。不能有“我比你小,你应该让我”的优越感,更不能娇蛮无理,做什么都不把哥哥姐姐放在眼里,为所欲为,不为他人着想。一旦与哥哥姐姐发生争执,不要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到父母亲面前“告状”,避免加深兄弟姐妹间的矛盾。
总之,兄弟姐妹之间应该相互谦让,彼此关爱;长爱幼,幼尊长,情同手足,共同创造温馨、祥和的家。
四、学会规劝父母家庭生活中发生一些矛盾是很平常的,关键是要看我们怎样合理地去处理、化解这些矛盾。家里的矛盾,有时来自于父母之间,有时是父母与自己产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有的却是父母的过错。当因为父母的过错而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该正确地规劝他们。
首先要体谅父母。父母也是普通人,也就免不了犯错。天底下父母子女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子女,遇上父母有失误时切不可得理不让人,与父母大吵大闹或对其不理不睬。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深深伤害父母的心。
有时家庭矛盾是因为家长的行为过失而造成的,此时问题可就不是靠耐心或解释所能解决的。这时候,我们必须懂得运用婉转的方式规劝父母,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解决矛盾。但父母毕竟是长辈,学识和经验都比我们丰富,对他们进行规劝,便要特别讲究礼仪,不可说得太直太露,咄咄逼人。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个性。有的通情达理,容易接受儿女的规劝;有的比较固执,知道错了却不肯承认,或是知错却不愿悔改。碰上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更不应和父母吵闹,而应开动脑筋,想出巧妙的办法,有策略地提醒规劝父母。而不论我们采取的是什么样的策略,只要我们的动机是关心和爱护大人的,做法是礼貌和婉转的,终究是能奏效的。
五、外出不忘打招呼年龄增长了,我们可能会需要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希望能更加自主地进行自己的活动,这种心态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有的同学在理解这种自由的同时,往往将他与离家时同家里打招呼、“备个案”的礼仪要求对立起来,认为如果每次外出都跟家里打招呼,那等于没有了自由。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年轻,所以在家庭中仍然是受呵护、受照顾的,每个同学应该理解家人对自己的担心。那些外出从不与家里知会的同学都曾导致过家人为自己的“失踪”而担惊受怕。出门打招呼,回家报告一声,这其实是家庭成员必具的一种礼貌,也是家庭生活正常化的一种保证。
如果你因为某事而没按正常的规律返家,而且事先也没有通知家人,那么,你的家人一定会开始担心、焦急,甚至开始到处打听,了解你的行踪、去向,甚至因此在同学、老师中引起一连串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而本来,只要你将自己的活动安排事先告知家里,这一切焦灼、烦恼和波折,都完全不会产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