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8-12
(一)针对1-3岁宝宝的好奇心,鼓励其探索意识促进协调能力发展。
1-3岁的宝宝可谓“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想试一试,所以一定要满足孩子这个好奇心,给孩子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让孩子在里面探索。这个阶段,孩子会注意到很多现象??东西总要往下掉;圆形的东西易于滚动,而方形的东西不能;液体可以流动,没有形状,装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容器的形状;大的容器比小容器装更多的水;固体有自己的形状,而且形状不能改变;泥土和面团可以捏成不同的形状。
上述这些发现都是以孩子的协调能力作为前提的,协调不仅限于眼与手的协调,同时还需要身体、四肢方面的发育与成熟。要求协调能力的玩具有利于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可以来取鼓励孩子在一条窄的踏板上行走的方式,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同时一定要跟在孩子身边,否则孩子很快就会失去信心,掉下来。可以用传递球的方法,锻炼孩子对球的认识,开始时最好使用大的、软的球。
孩子喜欢蹦跳,在软物体上翻筋斗。在地上放一大块泡沫塑料,孩子便可以在上面耍杂技了。可以在两棵树之间拴上绳子,安上一个旧车胎,便做成了一个理想的秋千,这对于孩子的体力、协调能力和探索意识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如果地面比较软(例如下面是草坪或是放上垫子),爬架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方面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很多方面的协调能力的发展。好的爬架可以供孩子玩上很多年,而且孩子会不断发现新的玩法。
(二)针对1-3岁宝宝心理特点,用耐心与技巧训练宝宝的忍耐力。
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忍耐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东西。必须一刻一刻地、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教给他,他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学习。为使你的孩子学会忍耐,他必须获得两种重要的智力技能:估量、理解时间的能力和领会因果的能力。他还需要两种关键的情绪技能: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些技能是相互依存的。例如,你的孩子只有在忍受一些挫折之后,才能做到延迟满足。同样,因果思维依赖于时间如何流逝和事件如何彼此衔接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看看你的孩子的忍耐力是如何伴随他的成长而发展的。
第2个回答 2020-03-10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更可怜。为了孩子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可他们所操之心、所付代价,多是耗在孩子的学习和考试问题上,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问题。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却少有问津。结果呢,很多情况下,父母的努力要么付诸东流、毫无效果,要么使孩子发展偏颇,从小就遗留下种种影响一生的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有些孩子选择了自杀。我建议做父母的,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才是重中之重。那么,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呢?下面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一、家长首先要懂得,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二、家长要学会如何爱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注意: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父母必须警惕和重视这些爱的误区,否则会误了孩子的一生。
三、注意观察,学会判断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的心理异常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绪表现。2、行为表现。3、生理表现。
四、做孩子的榜样。
五、多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说话要言简意赅。
六、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
第3个回答 2019-08-20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五句话
(一)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二)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三)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四)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五)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有多高。
第4个回答 2020-05-09
主要还在于你的引导。我感觉对孩子的教育,
首先是爱的教育,只有懂得爱的接受和付出的孩子,才是有希望的孩子。
其次是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我记得看过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中有一章就是专门介绍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你若感兴趣可以看看:
再次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我儿子9周岁,三年级,他目前每天写电子日记,他口述,我来打,我要的是安静的倾听,他就是把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说出来,这样,一个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学习环境的美好,二个是可以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有根据的引导。是很好的交流方法。
很多教育貌似复杂,就是说到底就是一个用心的问题,用心血,用智慧去做,孩子的教育其实很简单!
祝福你们!
我想再给你介绍一下,其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我们家长要拥有很好的心态,这个心态最难得,我看过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都很不错,如果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可以看看窗边的小豆豆,很多场景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可以补充,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第5个回答 2019-06-24
我感觉父母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能玩手机,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也慢慢的沉迷手机,远离游戏,尊老爱幼这些传统教育,还有让孩子对学习,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教育出来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