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如题所述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第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第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第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第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7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刑事拘留期间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刑事拘留期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符合以下取保候审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4)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6)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取保候审金的缴纳程序和方法:

(1)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应当以能够约束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 

(2)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较高数额保证金的,应当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4)保证金必须在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一次性交;。 

(5)保证金由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单位向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专户交纳。

3、保证人必须符合的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扩展资料:

1、刑事拘留期间取保候审的,应该在不同的阶段提出申请,

(1)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

(2)起诉阶段向检察院申请取保;

(3)审判阶段向法院取保。

2、申请取保要递交取保候审申请书,由家属或者律师申请;

3、如果申请通过,一般要财保或者人保;

(1)如果财保直接交保证金;

(2)保要找条件合适的保证人;

(3)人保财保只能择一适用。

4、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取保候审的方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

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25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拘留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1.关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这是司法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最主要法律依据。上述第一种情形中所谓的“可能判处”某种刑罚,就是指根据司法机关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承办案件的司法人员所认定的对其可能判处的刑罚,绝不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所触犯的刑法条文某一条款的法定最高刑,更不是指该条文规定的某种罪名的法定最高刑。第二种情形中所谓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是指根据司法机关已经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尽管可以认定其所犯罪行比较严重,且根据其对应的刑法条款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如果对其适用取保候审也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  
2.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即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明文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是一项授权性规定,也是一项排他性规定,这一规定即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给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